胶东革命文献线上展|《思想方法与领导方式》

烟海e家 2025-08-31 09:56

《思想方法与领导方式》 林浩同志在区委及五支扩大干部会议上传达朱瑞同志的报告 胶东联合社出版 1940年10月

《思想方法与领导方式》是时任胶东区委书记兼胶东军政委员会书记林浩,在胶东区委及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扩大干部会议上,传达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兼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朱瑞的报告。这个报告共分三部分:一、思想方法。二、领导方式。三、结论。

林浩在正式传达之前指出:“为什么我们今天在这里特别要传达这个报告呢?因为一切工作的转变都要从转变工作作风开始,从领导的方式转变开始,这是山东分局给我们的号召。在我们胶东这里,过去的作风,领导方式是有许多优点,但同时却存在许多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为了改变我们的作风,为了加强胶东区工作,所以就要了解这个问题,要把这个问题的接受与执行作为我们转变工作作风的基点。”

胶东区委书记林浩在报告最后指出:“检查与巡视工作是最灵活最科学的集体领导方法,如果我们只把工作布置了,而不去检查与巡视,这仍是官僚的领导。只有检查巡视工作,才能使工作深入,才能贯彻集体领导的任务。各工作部门应该设有巡视员,而且数目要相当的多,但是检查巡视工作应当有计划有组织,有时主要的负责人也要下去作检查巡视工作,要利用适当的机会深入下层去检查与巡视。我们要反对天天检查巡视与永久不检查巡视。正确的检查与巡视工作应当是在布置工作之后,按期的进行检查巡视,并按期讨论与布置工作。我们反对巡视工作中的两种倾向:第一、钦差大臣式的巡视,下去耀武扬威威气凌人的乱批评一顿,不能给帮助工作与解决问题。第二、跑腿主义的巡视,经常的各处不停留的乱跑,不深入,不能够去切实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不能帮助工作,巡视员成了‘漂泊天涯自由人’与‘永远的旅行者’。”

党的巡视制度是我们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在党内开展巡视指导,并在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巡视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传达落实中央指示、恢复发展地方党组织、指导解决党内纷争、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1927年11月9日至10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决议案》,提出“应当开始建立各级党部的巡视指导制度”。(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著:《中国共产党编年史》1927年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24年版,第295页)首次提出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并实行巡视制度。1928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通告第五号——巡视条例》。《巡视条例》共15条。《巡视条例》首先指出了巡视的目的是:“为使上级党部之一切策略、工作计划和指导能正确的被下级党部(直至支部)接受和执行;为直接帮助下级党部确定正确的政治、组织、工作的路线和一切工作的方法;为彻底的改造党的组织”。(《中国共产党编年史》1928年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24年版,第254页)1931年,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中共中央更加强调巡视工作。为纠正以往巡视工作中的问题,推广巡视工作中的有益经验,1931年5月1日,中共中央通过《巡视条例》,对巡视员的条件、任务、工作方法、职责权限等作出更加详尽的规定。《条例》对1928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的《巡视条例》作了较大修订,列出巡视员的条件3项,巡视员的基本任务6项,巡视员的工作方法17条,巡视员的职权、教育与纪律6项,并明确2条附则。《条例》明确规定:“巡视员是中央对各地党部考查和指导工作的全权代表”,“对中央须负绝对的责任,在巡视地方党部时,须表示自己是忠实的领导者,生活必须下层化,经济必须节省,做一般同志的模范”。(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著:《中国共产党编年史》1931年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24年版,第110页)这一条例的颁布,标志着党内巡视制度正式建立。巡视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传达落实中央指示、恢复发展地方党组织、指导解决党内纷争、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

胶东区的检查与巡视制度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不断提高的。

1940年10月30日,胶东区委书记林浩在《胶东党的建设问题报告提纲》(山东省档案馆编:《胶东抗日根据地档案汇编》(1),中华书局2020年版,第16页)中,围绕巡视检查工作提出要求:

“加强巡视检查工作,密切上下级关系:

A健全各级党巡视团的组织与领导深入检查下级工作。

B区委、地委应定期流动至各地区办公,具体深入了解检查与帮助下级工作.

C各级党委负责同志亦应定期亲至(自巡视帮助工作,坚决反对永远坐在机关的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

1940年,中共胶东区委关于组织工作给各级党的指示信,即《区委关于组织工作给各级党的一封指示信》(山东省档案馆编:《胶东抗日根据地档案汇编》(1),中华书局2020年版,第49页)中对巡视检查工作作出更为详细的明确规定:

“加强巡视检查工作,密切上下级关系:

一个决定发出之后,一种工作已经布置之后,首要的工作,就是巡视检查工作,这个决定之能否实现,这种工作能否完成任务,巡视检查工作有决定的因素。区党委过去曾屡次提出巡视检查工作,强调巡视检查工作,但到现在巡视检查工作,没有什么成绩,不用说巡视检查工作的怎样,各级党委连个巡视团都没有。有的也只是光杆团长一个,巡视团员一个,可怜得很。同时各级党委也很少亲自下去巡视检查工作,因此各级党委只是坐在屋里作决议、写指示、下通知。……决数、通知、小册子,装满了同志们的背包,但下级党究竟怎样,工作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下级更是糊涂,上下级形成纸面上的联系;交通的来往,这的确是一个不好的现象,这现象发展下去,必然形成原则上的错误——官僚式的领导,为纠正这个缺点必须:

A建立与健全巡视团

区党委巡视团,团长一人,团员十余人(现已成立),地委于三月底成立巡视团,设团长一人,巡视员五人至七人,工农干部保证占二分之一,县委于三月底增设三个至五个巡视员,保证工农分子占三分之二,各级党委必须完成这个任务。

B要作到深入地巡视检查工作,具体帮助工作,各级巡视团

成立之后,立即出发到下层巡视检查工作。在出发之前,各级党委负责人要好好的布置巡视工作,使每个巡视团员能了解巡视工作的意义,巡视工作的方法,能根据党委的指示,党委的决议,中心工作,主要工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党内党外,正面侧面,来巡视检查工作。同时一点一滴,脚踏实地帮助下级同志工作,要作到代表上级处理问题,将下级意见反映到上级,反对官僚式的单纯的巡视检查工作方式,只是皮毛的观查,得不到正确的材料,并且使下级同志讨厌,不爱说或不敢说,使巡视工作失败,最好则党、政、军、民成立联合巡视团,求得工作彻底全面化,工作更有好效果,另外重要负责干部,也要按时有计划的到下层去巡视检查工作,亲自了解下层工作,求得从原则联系到实际、具体,从实际具体联系到原则,坚决反对高高在上,闭门不出,作决议、写指示、发通知的官僚式的不切实际的领导方式。

最后我们谈到既成立巡视团,定要爱护尊重巡视团,过去并非没有巡视团,都是因为拆东墙补西壁,挖却心头肉补眼前疮的错误干部政策,将巡视团随时调动。今后我们不但要纠正这种缺点,而且更要进一步的认识巡视团,要把巡视团当作一盘制造干部的机器,一个干部在巡视团里工作半年或一年,定能培养成一个好的干部;当然我们说巡视团干部,并非绝对不可调,只是有原则的,只要这个干部经过长期锻炼能担当起某一种工作,而且补充新的干部而后再调。”

1941年初,《中共胶东区委关于巩固党的总结及一九四一年上半年工作计划》(山东省档案馆编:《胶东抗日根据地档案汇编》(1),中华书局2020年版,第90页)中在《审查巩固党》这一部分中对巡视检查工作又作了进一步强调,并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明确要求:

“加强巡视检查工作,密切上下级关系:

一个决议发下之后,一件工作布置以后,首要的是巡视检查工作,决议是否完成,巡视检查工作是决定的因素。

1、建立与健全巡视团:A区党委巡视团在半年内要扩大到十五人。B各地委成立巡视团,设团长一人,巡视员五人至七人,工农干部保证占二分之一。C县委添设三个至五个巡视员,工农干部保证占三分之二,各级党委巡视团要在三月份成立起来。

2、要深入的巡视检查,具体的帮助工作,巡视团要采取具体帮助工作方式,达到巡视检查的目的,要作到代表上级处理问题,反映下级一切意见,反对官僚式的单纯的巡视检查工作方式。

要保证巡视工作之胜利,各级党委必须:

第一,加强巡视团之领导,一般的说,巡视生活容易散漫,巡视员生活容易堕落,各级党委必须抓紧巡视员的领导,加强巡视员的教育,使巡视团本身具有充分的组织性,战斗性,出发之前不但要布置工作,而且要说明他们本身应注意的地方,回来后不但要检讨工作,而且要检讨他们本身日常生活。

第二,爱护尊重巡视团,不轻易调动巡视团干部,要把巡视团看成培养锻炼干部的场所。”

巡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用来连接党与社会、党与基层组织、党与群众的重要手段。巡视制度对于持续推进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