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在烟台黄渤海新区东方国际西门外的便民集市里,炒饭摊主张师傅的锅铲翻得格外稳当。过去他每天下午四点就要冲出门“抢地盘”,如今却笃定地守着固定摊位。这份安心,源于黄渤海新区创新搭建“便民摊贩智慧化管理大数据平台”,将曾经混乱的流动摊点梳理成井然有序的民生风景线。
流动摊贩是城市烟火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易引发交通事故、噪声、油烟、垃圾、污水等诸多问题。“为此,今年5月我们综合行政执法局与福莱山街道办事处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打造了集智能监测、科学规划、精准执法于一体的‘便民摊贩智慧化管理大数据平台’。”黄渤海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二队大队长王斌介绍,这既方便了周边居民生活,又解决了流动经营者生计问题,附近居民投诉量也大幅减少。

据了解,该平台打破了城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壁垒,整合商户信息、摊点信息、摊位实时状态等多源数据,构建“一码通查”系统,以可视化技术清晰展示摊位分布、状态及人流热力图,为科学规划和动态调整提供依据。
“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在福莱山街道科学选址设置了东方国际西门、昆仑山路万华公寓西门等8处智慧摊点群,摊贩们只需打开‘便民摊贩’微信小程序,就能轻松查看并预约空闲摊位,及时接收各类管理通知,让经营更省心、更高效,实实在在助力收入增长。”王斌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创新应用电子围栏技术精准划定经营区域,当出现越线经营情况,系统就会自动预警并推送信息至管理端,执法人员即可结合GPS轨迹追踪,推动执法模式从“被动处置”转向“主动预防”。

“以前天不亮就要冲出来占位子,整天提心吊胆怕没地方摆摊,还容易和同行起争执。”炒饭摊主张师傅感慨道,“现在有了固定摊位,心里踏实多了,收入也稳定了,能把心思都放在炒好每一锅饭上。”市民代红霞也表示,“监管到位,吃得也放心。”
小摊点连着大民生,也体现着城市管理的温度。“便民摊贩智慧化管理大数据平台”运营以来,共帮助70余人灵活就业。同时,有效推动经营模式从无序占道向规范有序转变。


下一步,黄渤海新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将牢牢坚持“疏堵结合”“柔性执法”的政策导向,继续以科技为支撑、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深化“便民集市服务综合场景”应用,努力将其打造成“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的示范样板,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