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接诊中暑患者44人!烟台市120最新提醒!

烟海e家 2025-08-25 11:26

烟台融媒8月25日讯(YMG记者 张苹 通讯员 吴明顺 张晴)近日港城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全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中暑风险随之攀升,据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统计,8月20日—22日三天时间共接诊中暑患者44人。

8月20日10时,家住莱州市的戴先生,在外出骑行过程中感到头晕、头痛并伴有恶心,市120急救指挥中心闻讯后迅速调派急救车火速赶往现场,急救人员现场给予有效救治后迅速转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8月21日11时许,在龙口市东海旅游度假区游玩的小柳由于长期在室外活动,感到头晕、恶心,全身麻木,家属立即拨打120求助,市120调派附近急救车前往,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等治疗,经诊断,患者为中暑。

8月22日12时许,来养马岛旅游的孙女士在海边游玩时感到头晕、憋气,同行的朋友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立即调派附近急救车,急救人员很快到达现场,给予降温、吸氧、输液等治疗后,立即转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处暑节气刚到,天气仍处于比较炎热的时节,市民外出活动或是工作仍要注意预防高温中暑。

中暑后有哪些症状?

1. 先兆中暑

暴露高温后,出现头晕、口渴、多汗、乏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升高(<37.5℃)。

2. 轻度中暑

在先兆基础上体温≥38℃,伴面色潮红、大量出汗或四肢湿冷、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

3. 重度中暑(含热射病)

热痉挛:大量出汗后突发肌肉疼痛、抽搐,意识清醒,体温多正常。

热衰竭:头晕、呕吐、皮肤湿冷、脉弱快,体温<40℃,可迅速恶化。

热射病:核心体温≥40℃,伴意识障碍(谵妄、昏迷)、抽搐、无汗或多汗,可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可达50%。

中暑早期现场如何处置?

——牢记“移-测-降-补-送”

1. 移

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腰带,垫高下肢15–30cm,保持气道通畅。

2. 测

30秒内测量体温,如腋温≥39℃或直肠温度≥40℃即按热射病处理。

3. 降

黄金30分钟快速物理降温:冷水或冰水全身擦浴、喷洒后扇风;头、颈、腋、腹股沟放置冰袋/冰帽;可用15–20℃凉水洗浴。

4. 补

清醒者少量多次口服含盐饮料(淡盐水、运动饮料);意识障碍或呕吐者禁止经口补水,立即送医静脉补液,如现场有条件可早期开放两路静脉通道,静脉滴注4℃冰生理盐水。

5. 送

出现高热、意识改变、抽搐等重症表现,立即拨打120;搬运途中持续降温,记录体温与神志变化。

最重要的是中暑如何预防?

1. 避开高温

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减少外出及剧烈运动;露天作业实行“抓早晚歇中午”的错时制度。

2. 做好防护

穿浅色、宽松、透气衣物,戴遮阳帽镜,涂抹防晒霜;户外每30–40分钟到阴凉处休息5–10分钟。

3. 充足饮水

每日至少1500–2000 mL,分次少量;首选白开水、淡盐水或含电解质饮料;忌含糖、酒精、冰冻饮料。

4. 合理饮食

多蔬果、绿豆汤、西瓜等清淡饮食;适量补盐补钾,避免高脂、辛辣。

5. 改善环境

室内保持通风,空调温度26–28℃;无空调时地面洒水、开风扇加速散热。

6. 重点人群:

老人、儿童、孕产妇、慢病患者及户外劳动者为高危人群;入夏前健康体检,每日监测体温、心率,避免在高温、高湿、密闭环境中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