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首诊”选基层 安心又暖心

黄渤海新区 2025-08-22 10:31

  昨日早上8点,福莱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诊室已有患者排队候诊。“袁大夫,我这几天老是头晕,您给看看。”家住华电小区的李大妈熟门熟路地坐下就诊。不到半小时,医生就完成了问诊、血压测量和降压方案调整。

   “以前感冒发烧都得往大医院跑,现在社区医院连我的用药过敏史都记得清清楚楚。”正在取药的居民王先生说。

  这样的便利,源于分级诊疗制度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该中心推行“小病善治、大病善识、急病善转、慢病善管”的基层首诊模式,让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优先解决。数据显示,该中心日均门诊量超200人次,既为居民节省了时间和费用,也优化了区域医疗资源配置。

  为当好居民健康“守门人”,中心进一步配强了医疗资源,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下设1处香橙分中心、3处公立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及2处预防接种门诊,建立了21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指导辖区内14所民营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工作。

  除提供预防接种、孕产妇健康管理、0—6岁儿童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12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外,还有基本医疗服务。

  “目前我们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中医康复理疗等临床科室,拥有40余人的专业医疗团队;检验科配备先进自动化检测仪器,可开展血尿便常规、心梗三项等80余项检测,并配备CT、DR、超声及心电图等医技科室,检查能力大幅提升。”医务科成文霞介绍。

  内科负责人袁瑶介绍,仅盈科品园卫生服务站就为1500余名慢性病患者建立了动态健康档案并定期随访。团队曾通过上门服务发现一位冠心病患者用药不规范,及时协助转诊;去年还通过体检筛查出一例早期癌症,患者因及时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针对需上级医院治疗的患者,中心提供“一站式”转诊服务。今年上半年,一位老年肺炎合并心衰患者经中心检查需住院。鉴于老人不熟悉线上挂号,医护人员在开具转诊单的同时,主动联系业达医院代为预约专家号,帮助老人当天便顺利住院。 

   “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从最初的不信任到如今认可我们高效便捷、专业贴心。”中心副主任邹玮介绍,自去年8月开通各类医保门诊报销业务后,居民用药更方便了。

  为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优质基层医疗服务,可选择就近站点随到随诊,而且门诊诊查费比二三级医院低20%—40%,职工医保的报销起付线是200元,在职职工能报80%,退休人员能报85%。这样算下来,市民既能少花钱,又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人才是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的核心。“我们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培训指导,今年已引进2名业达医院名医支援;选派骨干赴三甲医院进修,并加强内部培训和交流,不断提升团队整体水平,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诊疗。”邹玮介绍。

  如今,这些惠民政策正通过基层服务网络辐射更多社区。在黄渤海新区,一个高效便民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已日趋完善。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