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岛
宛如一颗璀璨明珠
镶嵌在莱州湾粼粼碧波之间
守护这片海域的
是一支拥有75年光辉历史的“海防铁军”
——莱州市公安局莱州港派出所

辖区内,21.5公里海岸线蜿蜒绵长,8座港口码头依次排布,1100余艘船舶游弋海面,1万余名渔民在此耕海牧渔;年均10万流动人口往来穿梭,90余家重点企业扎根发展……守护这片蔚蓝国土的安宁,护航区域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莱州港派出所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近年来,莱州港派出所深度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创新现代警务模式为抓手,向着“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目标笃定前行,在山海之间谱写独具特色的社会治理新篇章。凭借扎实的治理成效,该所收获累累硕果:成功获评 “省级枫桥式派出所”,创新推出的“个十百千”工作法得到各级充分肯定;队伍中涌现出“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孙建豪等先进典型,事迹被新华社、人民网、法治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引发广泛关注与好评。
陆海同守,筑牢“稳固枫桥”

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根脉。莱州港派出所深耕党建与警务融合,以创新举措织密陆海防控网。组建全市首个“蓝色海岸流动党支部”,将党员先锋力量延伸至岸线村居、港口码头、海上作业区;推动民警兼任村居党支部助理,主动牵头基层治理事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成2个社区警务室,构建起“派出所—社区—厂企”联动联防体系,凭借一系列扎实举措,辖区警情与可防性案件年均降幅达30%,平安底色愈发浓厚。
此外,该所牵头打造的全省首个“海岸社会治理中心”,整合集成服务、管理、防控三大核心功能,凭借高效便捷的服务效能获评全省公安机关“红旗窗口”,其创新治理经验更受邀在全国涉海业务培训班上推广,为全国海岸地区社会治理提供了“莱州港方案”。
科技赋能,织密“智慧枫桥”

莱州港派出所紧扣科技兴警战略,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深度融合模式,推动警务工作智能化转型升级。升级改造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构建“视频巡防—信息研判—指挥调度”一体化作战中枢,实现对辖区动态的精准掌控与快速响应。在港口码头建成海防智慧管控中心,构建起覆盖人、车、船、物的全要素智慧管控网络,真正做到治安要素“可视、可管、可控”。这一系列科技举措,为莱州湾山海之畔织就了一道无形却坚实的安全屏障,让“智慧枫桥”的平安守护更精准、更高效。
该所主动联动海事、渔政等涉海部门,构建“陆海协同”一体化管控格局,以凌厉攻势守护海域安宁。近年来,累计破获涉海案件262起,抓获违法人员350余名。针对“港、船、人”核心要素,创新推出精准化管理举措,建立港口危爆品“四级联管”机制,推动制定10部船规民约,联动10家渔业协会形成治理合力,成功实现辖区“零走私、零偷渡、零越界”的目标,三山岛渔港也因此获评“文明平安港”。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成为引商聚资的“金字招牌”,吸引数十家知名企业纷纷落户;2024年,辖区港船及海洋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实现了平安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双向赋能、同频共振。
民生为本,绘就“善治枫桥”

群众是基层治理最坚实的依靠,也是最好的“治理合伙人”。莱州港派出所主动联合社工、民政等部门,组建全省首支海岸义警队。这支队伍承担着矛盾调解、应急救援、治安巡逻等10项重要任务,打造的“渤海平安哨”项目更是凭借突出的服务成效,获评全国“十佳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典范标杆。
为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该所持续优化便民举措。升级“1+X”综合服务窗口,在渔船出海报备高峰期,安排港船管理队全天候驻厅办公,让渔民无需多跑路,即可“一厅通办”所有事项。全省首家“海上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与“海岸纠纷联调中心”联动,整合多元调处力量,实现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数据显示,该所矛盾纠纷成功调处率与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善治枫桥”的民生答卷。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