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零点,德润快速路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建成通车,比计划提前45天。
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是烟台市最大的互通立交,采用三层立体交叉设计,除东西南北4条主路外,建有4条右转、4条左转,共计8条匝道及2条上下坡匝道。互通立交建成后,德润快速路港城西大街以北实现全线通车。
三层立交均为双向六车道
开通前,记者来到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探访。
沿着崭新的沥青路驶入第三层桥面,一座苜蓿叶形状的立交展现在眼前。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最上层为德润路主线桥,中间层为港城西大街东西主线桥,地面层为改扩建后的地面道路。
“桥面沥青已经铺设完成,正在处理部分伸缩缝,地面层正在进行最后的攻坚。”中铁十局烟台快速路PPP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于潇说。
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地面层,这里原本是港城西大街与德润路的交叉口。记者看到,东西方向路面上,十几辆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工人们忙着安装路沿石,交通警示灯已经安装完成。“这段路面铺设沥青后,与桥上路面同时通车。”于潇说。
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三层的标准路段均为双向六车道,桥梁总长约10.56公里,其中德润路主线桥长1.27公里,港城西大街主线桥长2.14公里,匝道总长7.15公里。4条匝道和2条上下坡道,可以让车辆实现任意方向行进。
最高的桥面离地面22米
站在最上层桥面上,主线桥、匝道等在眼前铺展,十分壮观。工程规模大,桥梁数量多、排列密集,施工需跨多处既有线路,交通导流复杂……这座互通立交建设难度巨大。
“最高的桥面离地面22米,且立交主线桥施工过程中车道多、跨度大,我们从钢梁运输到架设都制定了详细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多次评审,同时利用BIM建模进行演示,确保施工过程有序可控。”于潇说,建设过程中多处采用大吨位钢箱梁架设,钢箱梁吊装在多层空间作业,还要保证既有道路正常通行。

一方面是施工的大体量和高难度,一方面要面对巨大的车流量,如何保障项目如期完工,考验着所有建设者。
记者曾多次探访项目施工现场。今年3月以来,沥青施工达到适宜温度后,互通立交项目就进入了昼夜不间断施工状态。“为加快进度,抽调了骨干力量充实到一线,与参建各单位一起克服了工期紧、交通导流复杂、管线迁改难度大、高温天气等挑战,最终提前45天通车。”城市快速路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安然说。
快速路将直通高速路
今天零点,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正式通车。几辆私家车相继驶上桥面,率先感受立交桥通车带来的便利。
“港城西大街东西向原本双向八车道,互通立交建成后桥下六车道,桥上六车道,变成了双向十二车道,通行效率大大提升。”一位驾驶员兴奋地说,自己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港城西大街,看着立交桥一点点建设起来,终于迎来了通车的时刻,心情非常舒畅。
安然告诉记者,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通车后,快速路的“咽喉要道”就打通了,德润快速路以北实现了全线通车,从港城西大街上桥,经德润快速路直达北边化工路的只楚立交桥仅需10分钟,比通车前至少节省一半时间,极大提升了通行效率。
港城西大街互通立交是烟台市快速路“一横两纵”的核心节点。待德润快速路南段后续建成后,还将实现与G18荣乌高速的互联互通,快速路直通高速路的模式将极大提高通行效率。
此外,红旗快速路主体工程作业全面铺开……城市快速路网正在加速成环。
记者 杨春娜 实习生 米诺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