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海阳市各部门协同联动、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赋能增效,奏响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最强音”。
学法笃行 筑牢法治思维根基
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集体学法和会前学法制度,举办法治专题讲座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筑牢领导干部法治根基。工信、司法等9个部门同步开展专题学习,凝聚服务民营经济的共识与合力,让法治思维深植于心。同时积极开展普法进企业活动,精准解读补助、绿色发展等政策,宣讲《烟台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确保政策红利精准直达。

精准服务 打通助企“最后一公里”
产业链上送服务。司法局推进省级“重点产业链+法律服务”试点,为航空航天产业构建“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体系,编制全省首份相关产业链法律服务手册,上线专属智慧模块,服务效能大幅提升。海关建立“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强化产业链合规指导。法治体检防风险。深入推进“平安管家”助企专项行动,建立常态化走访企业机制,组织政法干部及公益律师宣讲团开展“法治体检”61次,识别并预警法律风险点32个,解答法律难题334个,助力企业行稳致远。贴心服务暖人心。创新“公证连心一线通”,提供7*24小时上门及延时服务。积极开展“送法进企”活动26场次,举办法治讲座17场次,覆盖企业员工1.2万余人,切实增强企业员工法治素养。构建三维涉外法治体系,打造双语法治文化阵地,服务效率提升40%。

规范执法 护航法治营商环境
智慧监督减负担。应用“山东省涉企行政检查平台”,实现检查提前备案率99.42%、扫码率100%、联合检查占比96.63%,涉企执法投诉量下降35%,大幅减轻企业负担。联动机制解难题。司法局联动12345热线,联合工商联开展行政执法企业座谈会,收集涉企执法不规范问题线索,建立“双向沟通+智慧监督+多元解纷”闭环体系。截至目前,共整改30条涉企线索,显著降低企业维权成本。部门联动送便利。海关开展“关企面对面”活动,解答通关、查验、关税等问题,同时入企辅导AEO认证。税务部门召开专题培训,聚焦最新优惠政策、风险防控及数字化征管,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保障市场主体稳定经营。

审批提速 激活经济发展效能
客厅会商破瓶颈。行政审批局创新开办“项目会客厅”,变“窗口分散”为“客厅集成”,多部门协商会办,构建项目立项到投产运营全链条服务体系。增值服务速办理。建立“难点会商”和“联审联办”机制,整体审批时限压减60%以上,实现营业执照和涉企审批事项“一次申请、并联审批、同步发证”,显著提升企业获得感。万华项目专班护。成立万华绿电产业园项目审批政企联合推进工作小组,提供全周期指导服务,全力护航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