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暑假,“暑” 记“不贪心、不轻信、不转账”

胶东在线 2025-08-08 14:11

  暑假找兼职,你是否遇到对方承诺“轻轻松松月入过万”,甚至提前给你转了2000元的“路费?网上冲浪时,你是否遇到“知心”大哥大姐,非常关心你的生活琐碎、学业压力、感情烦恼?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天降“馅饼”——你不用的银行卡、微信账号卖给他们,一张卡500元起,当场结算?……这些很可能是“陷阱”,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

  值得深思的是,从最危险的跨境诈骗到容易被忽视的“两卡”租借陷阱,再到日常高发的暑期诈骗类型,铺天盖地的反诈宣传,为什么还有人上当?主要原因或许有三。首先,利用年轻人对经济独立的渴望、对社会经验的欠缺以及对“捷径”的幻想进行精准狙击弱点。二是存在信息茧房与侥幸心理,尤其是骗子的话术也在不断“升级”,专门针对宣传的漏洞,设计“新剧本”。三是家庭沟通缺失,很多孩子瞒着家长私自行动。

  可以看到,这是一场比较典型的“心理战”博弈。何以破解?当机立断执行反诈“三断一留”。断转账、断信息、断诱惑。留证据,通话录音、聊天截图全保存,尤其保留收款账户,然后立即报警。烟台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孙振东提醒大家,“从境外陷阱到两卡黑洞,从游戏骗局到‘追星’套路,安全暑假的底线,是守住‘不贪心、不轻信、不转账’。”

  唯有全社会凝心聚力,将反诈意识深植于心,将防范付之于行,才能真正构筑起全民反诈的“防火墙”,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8月7日,由烟台市公安局、胶东在线网站、烟海e家客户端、烟台银行联合举办的“识破暑期诈骗 守护青春平安”反诈直播(首期)圆满完成,烟台银行反诈宣传员张钦菊介绍,“今年上半年,我行通过柜面拦截了近三十笔不法分子或受害人的资金转账、取款交易,帮大家挽回了上百万元损失。”

  在此,特别强调一点,诈骗分子屡屡得逞的“突破口”之一是家庭沟通缺失。那么,趁着暑假,何不陪伴孩子来一次亲子活动,或者引导孩子参加一次竞赛、学一项新技能?听,2025年烟台市碳排放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烟台市职业培训师职业技能竞赛报名渠道已开通。听,凭“半岛1号”船票,可享受沿海4市105家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让利政策,以及80家高星级饭店、星级民宿的300多项食宿优惠……

  (作者: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