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7月24日讯(记者 信召红 通讯员 孔建萍)近日,从烟台综合保税区传来好消息,区内企业山东港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成功获批日照银行烟台分行500万元数据资产质押贷款,成为烟台市首家实现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的企业,标志着烟台市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迈出关键一步。这一成果的背后,是企业、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三方协同发力的生动实践。
“数据终于‘活’起来了!此次贷款的成功落地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实现了数据从沉睡资源向活跃资本的转变。”7月2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山东港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新波难掩兴奋。他介绍,自2019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围绕港口物流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数据的收集、处理、加工和对外服务,已形成智慧物流、智慧港口等领域的系列数字化产品。
例如,在港航物流数据整合方面,公司打造的“海陆电子一张图”,融合国家天地图与航海图数据,打破海陆数据割裂局面,构建了统一港航物流数据底座;针对港口工程,公司开发“港口工程BIM+数字孪生全生命周期应用”,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在人才培养领域,“港口工程建设运营仿真教学平台”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培养专业人才,“工程企业知识库系统”则为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数据支持。
“你看,这就是我们公司核心的数据产品——智慧港航地图。它打破了海陆的割裂,相当于将高德地图陆上的路径规划能力延伸到了海上,能够实现陆上海上使用一张图。”黄新波指着电子屏幕上的一张动态地图向记者展示,该地图可以为全程物流提供导航基础,这是国内首创,填补了行业空白。
作为此次融资的核心支撑,公司自主研发的“全国港口工场BIM +数字孪生全生命周期智能协同管理数据集”已通过省级评审,涵盖42.5G数据、1165个BIM模型,覆盖9大垂直行业全生命周期。
黄新波介绍,基于持有的11项核心数据资产,2021年以来公司累计合同收益达695.39万元。今年4月获批的这笔贷款,经过3个月的数据资产盘点、登记、确权等多项流程,最终认定价值1001.94万元。“与主流模式不同,此次是以纯数据资产作为质押物,实现直接质押融资,我们也成为行业少数实现这一突破的企业。这笔贷款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我们看到数据作为核心资产的巨大价值。”黄新波说。
贷款的成功落地,与金融服务模式的大胆创新密不可分。“我们深入研判数据资产的独特属性,通过严格审核数据确权、质量评估等环节,最终认可了其质押价值。这不仅为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更为银行业探索数据资产金融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日照银行烟台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项目启动到贷款落地,我们全程跟踪服务,当好‘店小二’。”烟台综保区经贸发展局大数据科科长黄海兵介绍,管委主动协调烟台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提供专业支撑,历时3个月完成数据资产全流程工作,同时,对接金融机构打通政策堵点。接下来,综保区将充分发挥企业服务专员机制和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帮助企业尽快搭建起数据交易平台,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平台建设,参与数据资产交易,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数字经济的红利,力争将数据产业打造成为综保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港通数据公司的相关数据集已入选2025年山东省“数据要素×”创新应用项目公示名单。此次多方协同促成的数据资产质押融资,不仅为烟台综保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更为全省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烟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