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兴乡村|刘聪:草莓棚里的“育苗先锋”

典范莱山 2025-07-16 10:04

  专 栏 语

  当城市霓虹遇见田间晨露,当代码键盘换成农具把手,有这样一群人正带着知识与热血重返土地,他们用科技赋能传统农业,以情怀点燃乡村振兴的火种。《新农人·兴乡村》专栏聚焦莱山乡土大地上的创新实践,将镜头对准这些扎根土地的追梦者,记录他们如何让老产业焕发新生机,如何用一颗颗“共富果”甜了乡亲们的生活。“新农人们”脚下沾着泥土,眼中闪着星光,正用青春与智慧在莱山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乡村振兴新故事。

  在莱山区院格庄街道的阳光秀脱毒草莓中心的温室大棚内,一排排育苗架上的草莓苗正舒展着嫩绿的叶片。烟台阳光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聪正俯身检查脱毒草莓苗的生长情况,这位手握多项核心技术的农艺师,正用科技的力量让“莱山草莓”的红色晕染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科学育苗:

  莱山草莓的品质革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关注的重点从有没有、够不够转变为好不好、优不优。在草莓产业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情况下,草莓种苗生产及监管、草莓品质、药肥使用量等方面已成为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实现无病毒种苗的繁育和推广是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

  “种苗本身易受病原体侵染,导致质量较差,因此需要对种苗进行脱毒处理,以提高其抗病性。我们通过热处理钝化病毒,减缓其蔓延速度;而茎尖是生长最快的部位,病毒蔓延速度赶不上茎尖生长,因此在解剖镜下取0.2毫米大小的茎尖,这样能保证繁育出的苗不带病毒。”刘聪举起一瓶组培苗说道。“将脱毒原原种直接作为种苗繁育子苗,繁育出的子苗直接作为生产苗进棚产果,从而实现产量高、品质好的目的,让老百姓能卖上价格,收益更高。”

  烟台阳光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聪

  产业创新:

  工业化育苗带动农民增收

  刘聪所在的阳光秀实行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战略。“育”即选育和引进当下适栽的优良草莓新品种;“繁”指繁育草莓脱毒苗木;“推”为推广品种苗木及配套技术。

  阳光秀目前引进了国内外36个优良草莓新品种,通过自主杂交选育出5个优良草莓新品种。其中,香野、红颜、甜宝等引进品种繁育的种苗成活率高、长势健壮,深受莓农喜爱,其果实也赢得了消费者青睐。目前,基地占地面积240亩,棚区面积50亩,每年可繁育脱毒原种苗120万株、脱毒种苗100万株,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凭借过硬的技术与品质,刘聪申请了多项与草莓有关的装置专利。

  在阳光秀的带动下,不少农户开始种植草莓,并发展出观光采摘业态,进一步提升了草莓的附加产值。这背后,是公司第三步战略——建立草莓产业推广服务中心的支撑。“品种是基础,种苗是关键,技术服务是保障。”刘聪介绍,公司不仅提供优良品种和一流脱毒种苗,更向种植户提供配套科学生产管理技术,从选址建棚、土壤整理、种苗选种及定植,到设施内温湿度、光照、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均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实行种管服一站式服务,让莓农“选好种、栽好苗、管好棚、卖好价”。

  “以前老一辈种地收益不高,我便想发展其他农业项目。在刘聪老师及其团队的帮助下,目前我已有10亩育苗基地,每年产出生产苗50万株,种苗健康无病、定植后成活率高,年收益可达70万元。”莱山区友谊村村民王均伟的话,正是新农人刘聪带动农户增收的生动写照。

  从传统育苗到智能栽培,从单一种植到“科技+产业”的融合,刘聪用多年深耕证明:当实验室的仪器遇见田间的泥土芬芳,当数字化管理碰撞农耕智慧,一株脱毒苗能撑起致富伞,一个草莓园能成为乡村振兴的科技引擎。新农人培育的科技之果,正成为莱山乡村振兴版图中最鲜活的振兴符号。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