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疾控发布7月健康提示

烟海e家 2025-07-02 22:52

  烟台融媒7月2日讯(记者 张苹 通讯员 胡志强 曾颖雪)七月,热浪裹挟着盛夏的气息扑面而来。近日,我市持续高温、连续降雨,高温高湿环境如同无形的催化剂,加速了蚊虫的活跃与病菌的滋生。食源性疾病、发热伴、高温中暑等疾病进入高发期,加之毕业季与暑期旅游热潮下,大规模的人员跨区域流动,疾病传播风险不容忽视。烟台市疾控中心发布7月健康提示,提醒广大市民做好健康防护。

  出现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症状,可能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通常病情症状较轻,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托幼机构及孩子家长要增强手足口病的防范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奶具、餐具等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场所。注意洗净手、吃熟食、勤通风、打疫苗。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蜱虫叮咬是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途径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大别班达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好发于农村丘陵地区,蜱虫叮咬是引起该病的主要途径,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也会导致传播。该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发热,可伴乏力、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如果早期处理不及时,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从而使病情进展加重,甚至出现死亡。

  防病要点要记牢,强防护、常驱虫、勤检查。蜱常附着的部位主要在手臂下方、耳朵内侧和周围、毛发之内或周边、肚脐内侧、膝盖后侧、腰部、腿根部等。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夏天“撸串”小心感染戊肝,千万别吃没烤熟的海鲜或肉类

  戊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戊肝)是一种由戊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为戊肝急性患者,隐性感染者,污染的水源、食物,猪、牛、羊和海产品等宿主。粪-口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炎炎夏日,到大排档点几串烧烤、吃点儿海鲜、喝几罐啤酒,是不少小伙伴的夜宵“首选”。但是,如果吃了没有烤熟的海鲜或肉类,就有可能被传染戊肝。

  防病要点上,平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不洁饮食,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和戊肝患者密切接触。餐饮场所要做好餐具消毒,菜板生熟分开,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做好体检,一旦发现戊肝患者,需待患者痊愈后再返岗。接种疫苗是预防戊肝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注意饮食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七月份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有利于食源性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又逢暑假来临,外出旅游、朋友聚会等机会增多,市民朋友需注意饮食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的各种致病因素经摄食进入人体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感染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可伴有发热、头晕、头痛。

  防病要点上,要讲究烹饪卫生,制备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烹饪菜肴要烧熟煮透,不生食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做好的食品尽快食用,常温下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剩余食品要及时冷藏,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外出游玩时,不要随意饮用河湖沟涧的泉水、溪水。野外的水源看似透明干净,却往往存有多种致病菌,易感染痢疾、肠炎等疾病。谨慎采食野菜,切勿采食野生蘑菇。采购食材要到资质合格的正规商场、超市或市场。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不要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外出就餐时,应选择资质合格的餐饮单位,避免在无证照摊贩处就餐。提倡使用“公勺公筷”、采用“分餐制”,养成文明用餐习惯。

  夏季高温时节,要及时饮水防止中暑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中暑可分为轻症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按发病机理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其中热射病最为严重,死亡率较高。炎炎夏日,高温、高湿加强热辐射会让身体多个系统超负荷,一旦超出机体的调节能力,就会导致体温调节和水盐代谢失衡,从而引起中暑。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以及高温作业人员较易发生中暑。

  夏季高温时节,要加强营养,及时饮水,注意补充盐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和锻炼,如需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戴宽檐帽和墨镜或者使用遮阳伞,选择质地轻薄、宽松、浅色衣物。在高温天气驾车出行时,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长时间在室内活动时要注意通风,适当使用空调降温,避免中暑发生。高温作业人员要加强营养、注意个人防护,适当减少作业时间。

  此外,蚊虫不但骚扰刺吸人血,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还是乙脑、登革热等多种严重疾病的传播媒介,蚊虫滋生的夏季要注意防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