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爆棚的“世外桃源”!莱州这个“宝藏村庄”又获新荣誉!

花开莱州 2025-06-23 11:01

  近年来,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旺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发挥临海资源优势,挖掘乡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全力打造“院里拾光”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先后获得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最美乡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日前,朱旺村又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构建多元阵地 筑牢文明实践根基

  走进朱旺村“海院里”特色小院,映入眼帘的是碧水环绕、宜居宜业的如画景象,小院既保留了传统的乡村风貌,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彰显出新时代乡村文明的新气象。

  “在文明村镇创建中,朱旺村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传播党的声音、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供便民服务的重要阵地。”朱旺村相关负责人说,为进一步发掘文化资源,拓展文明实践阵地,朱旺村建成了“一站、一馆、一场”的文明实践矩阵。

  一站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我们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道德文化讲堂等阵地资源,成立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党委书记担任站长,并配备1名专职联络员,确保文明实践有人组织、有人落实。”朱旺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馆即红砖艺术馆。朱旺村将红色文化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的重要主题,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西海地下医院纪念馆,生动展现了莱州人民与党和军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英雄事迹。发动村内老党员、退休教师等组建“红马扎”党史宣讲团,定期开展“基地讲党史”活动,弘扬革命精神。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达10万人。

  一场即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广场包含乡村舞台、文化长廊、篮球场、门球场,既是百姓宣讲点,也是说事拉理、村民议事的地方,村民把这里当作休闲娱乐、饭后锻炼的聚集地。这也是村民的“爱心广场”,其中的1万余棵树木价值280余万元,全部由村民捐款栽植,村内爱心企业也慷慨解囊,先后为村庄发展捐赠资金348万元,这都体现了朱旺人热爱家乡、无私奉献的情怀。

  创新活动形式 擦亮文明实践品牌

  “想要新时代文明实践接地气、聚人气,就得让活动富有吸引力,真正走进群众心坎里。”朱旺村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品牌建设的核心。朱旺村围绕“院里拾光”文明实践品牌,以“群众参与、群众创造、群众共享”为导向,创新推出多元活动形式。 

  “既要留住乡愁,也要有文化传承,还要与现代文旅产业相融合。”这一理念贯穿于朱旺村的文旅发展之中。村里成立“红色宣讲”“文艺之声”“关爱成长”“希望田园”“健康生活”等5支宣讲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村庄的每个角落:“红色宣讲”队深挖本土红色故事,“文艺之声”队将政策理论编成快板、小品,“关爱成长”队守护儿童健康成长,“希望田园”队传授农业技术,“健康生活”队普及养生知识。通过“四前理论微宣讲”、“文明实践讲++问”互动课堂、“舞台党课”等新颖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化作家长里短,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自然流淌。

  在文旅融合方面,朱旺村打造“四季风情”品牌:春日白菜花海如梦似幻,夏季沙滩拾贝趣味盎然,秋季油葵金黄灿烂,冬季海院雪天琼花漫舞。结合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举办“我们的节日”“秧歌比赛”等民俗展演;以海洋资源为依托,开展“田园文化白菜花节”“海洋大集”“沙滩啤酒节”等特色活动,年均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让文明实践与文旅产业同频共振。

  深化治理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文明实践不仅是文化建设,更是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朱旺村探索“文明实践+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过“邻里互助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37名胡同长成为村庄治理的“神经末梢”,他们走街串巷收集民意,组织志愿服务队开展精准帮扶:为独居老人定期上门打扫,为困难家庭对接就业资源,红白喜事主动帮忙操持……如今,“有困难找胡同长”已成为村民共识。

  此外,朱旺村以评树典型涵养文明乡风,每年开展文明实践示范户、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爱心企业四大评选活动,善行义举四德榜、爱心榜成为村民心中的“荣誉墙”。据悉,近三年村民参与志愿服务超5000人次,矛盾纠纷发生率下降70%,村庄治理从“干部干、群众看”转变为“大家想、一起干”,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攀升。

  从文明实践阵地的“硬件升级”到活动品牌的“软件创新”,再到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朱旺村用实践证明:新时代文明实践既是凝聚民心的“黏合剂”,更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站在新的起点上,朱旺村正以更坚定的步伐,续写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朱旺样板”。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