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园“一降双提”行动】海阳市:创新机制 赋能治理 探索党建引领“大物业”共治模式

烟台党建 2025-06-10 14:57

  编者按:今年以来,烟台市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幸福家园”建设,大力推进物业降诉、服务提质、治理提效“一降双提”专项行动,把党建引领物业管理重点小区专项治理作为重要着力点,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幸福可感可知、可及可享。为推动各级互学互鉴,现梳理总结一批区市、小区等不同层面的务实管用措施办法,不断推动“幸福家园”建设引向深入、取得实效。现刊发第十一期海阳市有关做法

  今年以来,海阳市把物业降诉提质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切口”,以幸福家园“一降双提”专项行动为统领,积极探索“党建+大物业”管理模式,做好民生服务“大文章”。

坚持上下联动、整体发力
形成真抓实抓工作态势 

  一是高位推动压实责任。海阳市委、市政府将物业管理服务整治提升纳入2025年“党建责任落实年”重点任务清单,市委主要领导专题批示,组织部、住建局牵头抓总,统筹社工、发改、市场监管等19个部门,制定项目经理考评备案、公开招投标等16项任务清单,形成“市级统筹—部门协同—镇街兜底”三级联动体系。二是部门协同精准发力。组织、社工、住建等部门分头调研物业工单较多的10个社区,系统梳理分析2024年以来12345热线、信访平台等物业类工单,找准停车管理、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等7方面共性问题,形成专题分析报告和问题台账,制定11项整改措施。三是源头治理夯实基础。规范物业招投标流程,提升“红黑榜”发布频次,建立物业经理“备案上岗+动态考评”制度,组织“红心物业大讲堂”2期,覆盖从业人员120余人次。扎实推进基础配套设施提升行动,开展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和非电网直供电小区供配电设施改造升级行动,今年拟更新改造30余部老旧电梯,惠及8000余户居民。

坚持靶向问诊、精准施治
形成齐抓共管责任意识 

  一是多方会诊解难题。建立“1+3+N”联动推进制度,由住建部门牵头,每月召开街道、社区、物业三方协调会,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累计解决物业服务、电梯维保等突出问题6件。在5个重点小区先行建立“红色调解员”制度,选聘退休党员、法律顾问等20余人组建志愿调解队伍,成功化解物业纠纷10余起。二是定向包帮提质效。倒排24个高投诉小区,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副书记分别包帮1—2个,有针对性地制定系统提升小区治理服务的工作措施,建立“集中改”和“主动做”清单,健全完善“物业经理接待日”和物业服务“三公开”“三公告”制度,推动物业费收缴率提升10%左右。三是智慧赋能强监管。在4个小区试点推行“码上办”小程序,集成在线报修、投诉处理、满意度评价等功能模块,实现工单处置全流程可视化跟踪。推行“蓝黄红”预警机制,对投诉量靠前的小区实行挂牌督办、约谈提醒。

坚持机制保障、协同聚力
形成常态长效治理格局 

  一是健全吹哨报到响应闭环。健全“街社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赋予街道社区对相关职能部门的调度权限,涉及多部门的复杂物业问题,属地“吹哨”后,由住建部门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到现场协同处置,机制落实情况和问题处置情况纳入每月的工作报告,报市级领导审阅,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二是深化三方协商议事制度。指导22个社区建立小区、物业、业主代表“三方”例会制度,在72个小区党群服务站设置“小区善治会”,网格员定岗定时下沉走访,把群众矛盾前置化解。召开2期社区书记工作例会,邀请法律专家、业务部门专题授课,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物业政策解读、矛盾处置能力。三是优化共治共建服务载体。将“双报到”与“包居联户”有机融合,指导街道社区以小区(网格)为单位,梳理群众问题诉求,研究提出年度为民服务事项清单,89个部门认领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共驻共建项目400余个,一季度参与“义剪义诊”“幸福集市”等治理服务项目48场次。

(供稿:中共海阳市委组织部)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