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殷商先民在龟甲上灼出第一道裂纹,当黑白棋子在十九道经纬的棋盘上落下第一子,两种跨越千年的文明印记,便开始了对秩序、策略与哲学的永恒追寻。
本次王懿荣纪念馆开展的美育系列活动——“落子问天 甲骨文中的围棋智慧与现代传承”文博活动,正是以这两项文化瑰宝为纽带,将 “以文化人” 的全民美育理念融入实践。



本次美育研学活动以甲骨和围棋的“同根・同源・同辉” 为主线,通过甲骨文识读、趣味讲解与沉浸式体验,在儿童青少年心中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活动从一场 “文字考古” 拉开帷幕。老师通过解析甲骨文字形,带领大家揭开甲骨文中围棋的神秘面纱。在 “弈”“棋” 等甲骨文字的线条流转间,探寻古人对智慧博弈的原始表达。


活动结合棋盘造型,深入解读 “天圆地方” 的哲学内涵,让孩子们在直观体验中,感受文字与棋艺共有的秩序哲学。了解围棋从诞生之初,就蕴含着深刻的空间控制、势力范围划分和包围与反包围的辩证思维。围棋的博弈规则,更是将阴阳辩证思想推向极致 —— 黑子为阴,白子为阳,落子如阴阳相生,围空似虚实相变,每一局对弈都是一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实践。


活动中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了围棋的落子规则与胜负之道,即便零基础的参与者,也能在专业讲解下轻松理解 “气”“眼” 等基础概念。随后的对弈环节,孩子们两两对局,在棋盘上实践刚学的知识。老师们穿梭指导,适时鼓励。最后老师又有针对性地教授了包括征子(俗称扭羊头)在内的高级吃子技术,孩子们获益良多。

当孩子们在活动现场识读甲骨文字、双手落下棋子时,文明的星火便完成了一次跨时代的传递。未来,王懿荣纪念馆将继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界融合的更多可能,让古老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找到新的“落子点”。
王懿荣纪念馆:
河滨南路与王懿荣大街交汇处

公交线路:
河滨南路:38路、305路
王懿荣大街:32路、37路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