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就业典型人物 | 荣雪云——从职业院校学子到本科院校教师的华丽转身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2025-05-27 15:15

  为庆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五十周年校庆,集中展示学校育人成效,搭建校友与母校沟通的桥梁,凝聚各方社会力量,提升榜样引领作用,积极营造真就业、早就业、就好业的良好氛围,学校刊发《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五十周年校庆校友风采展暨十大就业典型人物系列报道》,并热烈欢迎五湖四海的校友与学校联系,常回家看看。

  今日刊发——自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会计系启程,一路攀登学术高峰的追梦人荣雪云的故事。十余载春秋,她实现了从职业院校学子到本科院校教师的华丽转身。  

  踏实奋进的科研与成长之路

  荣雪云,2014年毕业于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会计系(现为会计金融学院),通过专升本考入临沂大学会计学专业,后在山东工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又于大连理工大学科学与科技管理专业完成博士学业。目前,以预聘副教授的身份入职南京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

  求学之路:跨越学历山海终成育梦人

  从专科学子到本科教师,荣雪云的逐梦之旅是一首以执着为曲、拼搏为词谱写的奋斗赞歌

  2011年,荣雪云考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会计学专业。从入校开始,她就以图书馆为阵地,在细碎时光里深耕专业知识领域。就读期间,先后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等荣誉;同时,她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斩获省二等奖。

  2014年,荣雪云通过专升本考入临沂大学物流学院会计学专业。进入本科阶段后,她以加倍的努力平衡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考研备考。

  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无数次自我怀疑与重新振作,都化作成长路上的印记。

  2016年,她成功考入山东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自此开启了在专业领域的深耕之旅。在学术探索中,她始终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凭借优异的综合表现荣获校一等学业奖学金。

  2019年,荣雪云凭借优异成绩考入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学学与科技管理专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聚焦“科技人才与创新管理”研究领域,深耕科技人才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及管理等前沿问题,通过跨学科视角整合管理学理论与实证研究,力求为科技创新战略落地与人才效能释放提供学理支撑与实践路径。

  2025年,荣雪云以预聘副教授身份入职南京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从专科到本科,从硕士到博士,再到高校教师,她跨越不同城市与院校,突破重重困难,用十余年时光实现华丽蜕变。

  这条满载汗水与荣耀的求学之路,是她对学术执着追求的生动诠释。

  科研之路:以探为锋,以行证知

  科研路上,荣雪云始终以沉稳笃行的姿态稳步向前。每当遭遇研究瓶颈,她总会主动携着问题与导师、同门展开深度探讨,在思维碰撞中拆解难题、廓清思路。

  她深知“独行者速,众行者远”的科研之道,既醉心于学术深海的探寻,亦注重在生活中广结志同道合的伙伴,或是在组会后的咖啡馆交流研究心得,或是于周末的户外徒步中分享生活感悟。

  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让她得以在保持敏锐学术感知力的同时,始终怀揣着对科研的热忱与初心,以从容不迫的心态深耕于自己热爱的领域。

  硕士期间,荣雪云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以导师一作、本人二作发表CSSCI研究论文2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技术会聚涌现机理、演变过程与测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储能技术辨识与产业发展对策研究》2项,并围绕项目主题开展相关研究,其硕士毕业论文《储能领域技术会聚辨识及效应测度》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成为对其学术能力的高度认可。

  博士期间,她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2篇、SSCI3篇、SSCI通讯作者1篇以及参与发表SSCI6篇;参与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面向科技自立自强的工程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项目《福建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技术科学的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研究》、科学计量学联合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基于专利数据的技术创新人才发现方法研究》5项。

  这些论文发表与项目参与,既让她在科技人才与创新管理领域累积了扎实的研究成果,也在多维度科研实践中培育出问题捕捉、方法创新与跨学科整合的能力,为深耕该领域筑牢了理论积淀与实践赋能并重的学术基石。

  精神传承:校训铸魂下的学术坚守

  回顾漫漫求学路,“笃学不倦、知行合一”始终是她坚守的信条。从专科课堂到博士科研平台,她在知识的阶梯上拾级而上,将每一次身份的转变化作突破自我的契机。

  在她看来,学术之路没有捷径,唯有对专业的赤诚热爱与脚踏实地的钻研,方能在科研的星空中留下属于自己的轨迹。

  她始终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明德、立信的校训为精神坐标,熔铸学术品格与科研底色。

  明德于她而言,是深耕学术时对纯粹性的执着坚守,让每一份研究成果都浸润着对知识的敬畏。

  立信则是她践行科研的根本准则,始终将诚信融入选题、论证的每一个环节。这份根植于校训的精神印记积淀了她求真务实的底气,成为其抵御浮躁、深耕真知的核心力量。

  她说:母校是我人生路上的第一座灯塔,用行动托举我的求学路专升本考试结束后,在等待本科入学的那段空档期,母校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为我提供了在合作企业担任会计出纳的工作机会。这几个月的工作经历弥足珍贵:一方面让我将课堂所学的会计知识真正运用于实践;这份工作带来的收入切实解决了我在大学第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让我的求学之路走得更从容。

  她说:在会计系的三年时光,让我深深体会到学院如家的温暖。这里汇聚了五湖四海的同学,我们既是同窗,更似家人。我们一起分享学习经验,一起探索美食,一起肩并肩备战专升本。那些因突破瓶颈相视而笑的喜悦,那些在竞赛中互相激励的感动,都化作永不褪色的青春画卷。学院用它温暖的怀抱,不仅培育了我们的专业技能,更塑造了我们守望相助的精神品格。这份温暖如同启明的星辰,永远照亮我前行的方向。

  她说:师恩是照亮我前行的不灭烛光,用谆谆教诲点燃我求知的火种,在逐梦的旅程中始终给予我破土的力量。的班主任,从专科到博士,始终如灯塔般守望我的成长,在我每个重要的人生节点都给予最坚定的支持。那些深夜里的长谈,那些迷茫时的点拨,都化作我破土而出的力量。如今我也成为一名教师,才真正懂得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深意。

  砥砺前行:锚定学术理想,赋能未来

  荣雪云深知,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唯有永葆探索的热情与创新的勇气,方能行稳致远。

  未来,她将继续深耕科技人才与创新管理研究领域,以国家人才强国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为指引,聚焦科技人才集聚机制、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等前沿议题,通过跨学科视角与科学方法,力求在技术创新与人才效能的协同规律研究中取得新突破。她认为科研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是对时代需求的回应。带着这份信念,她将在知识传承与实践赋能的双向奔赴中,书写属于新时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如今站上讲台,她会一如既往地将母校明德、立信的校训深植于教书育人的实践中,让校训精神在三尺讲台焕发光彩。她相信,校训精神的传承,藏在课堂上的每一次追问、指导中的每一次较真里。她将以这样的方式,让明德、立信的种子在青年学子心中生根,培育出更多兼具德行修养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让母校的精神在高等教育的沃土上持续绽放光芒。

  学姐寄语

  求学之路就像一条蜿蜒却充满风景的山路,既有需要攀登的陡峭岩壁,也有令人惊叹的秀丽风光。在这条路上,希望你们始终怀揣着对知识的热忱,如同春日破土的新芽,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更要带着对未来的笃定,像傲雪的青松,在风雨中坚守自己的方向。愿这热忱与笃定,终将化作脚下的石阶,助你们登顶时,望见更辽阔的星辰与山海。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