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继母难当”,重组家庭的裂痕往往历经数十年也难以抚平。而在栖霞市翠屏街道后阳窝村,七十多岁的继母刘美波却用二十余年时光,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破碎之家。原籍杨础镇史家疃村的刘美波,早年丧偶后经人介绍,与翠屏街道后阳窝村同样痛失伴侣的衣振忠重组家庭。这位继母以包容与真情为黏合剂,将丧偶之痛、失母之殇化作三代同堂的笑语欢声,让冷清的屋檐下重新升起温暖的炊烟。
病榻之前显大爱 婆媳情深似血亲
2010年,大儿媳确诊肺癌的消息如晴天霹雳。看着病床上憔悴的儿媳和几近崩溃的大儿子,刘美波默默擦干眼泪,握住儿媳的手说:“你别发愁,该治疗就治,该养着就养,咱娘俩的福气还在后头呢!”从此,病房成了她寸步不离的“战场”。已过七旬的她天天守在病床前端水送药,为儿媳洗头、擦身、剪指甲,还自学了推拿手法,时常为儿媳按摩;儿媳想吃什么,她总会想方设法满足;儿子在青岛带回的补品,她全部拿给儿媳补充营养。当儿媳含泪说出“等我好了给您养老送终”时,刘美波轻轻拭去眼角的泪珠,让最后的温情时光缓缓流淌。
破冰重组见苦心 慈母巧牵连理线
儿媳病逝后,大儿子精神几乎崩溃,对生活一度绝望。刘美波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对大儿子说:“儿啊,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你有儿女,有兄弟姊妹,还有我和你爹,日子还要过。你别太伤心,缓一段时间,妈想想办法托人介绍一个,你上山干活也有个伴,回来也有个人说说话呀。”儿子点头答应了。一年后,刘美波把史家疃的一位丧偶妇女介绍给了大儿子。为让新成员更好地融入这个家,刘美波悉心传授持家经验,贴心照顾儿媳感受,帮助改善亲子关系。在她的努力下,媳妇处处以婆婆为表率,温和谦让,勤俭持家,孝敬公婆,爱护儿女,成为照进这个重组家庭的又一缕阳光。
至善至诚化坚冰 不是亲娘胜亲娘
二十余载春秋流转,刘美波用点滴真情融化血缘坚冰。老伴衣振忠久病在床,她衣不解带地照顾,给予最贴心的护理与陪伴;青岛工作的儿子接她养老,她却愿留守老宅:“我走了,孩子们回来找谁喊妈?”儿孙们对她关怀备至,住在村里的,时常过来看看;在外工作的,再忙也会抽时间回村探望妈妈。当被问及持家秘诀时,她摩挲着泛黄的全家福,笑得像朵风中的野菊花:“真心为家人着想,人心自然就暖了。”
没有血缘的母子,亲如血脉相连;半路组建的家庭,暖如世代宗亲。刘美波的故事让我们看见:孝老爱亲不在于姓氏宗谱,而在于那双永远温热的手、那颗永远敞开的心。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