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讲堂:新生儿发热

烟海e家 2025-05-23 09:13

  在新生儿护理的诸多问题中,发热是常见却不容忽视的状况。5月15日上午10:00,烟海e家与烟台毓璜顶医院联合主办的“名医讲堂”开课,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王晓亮结合临床案例,科普新生儿发热的相关知识。

  新生儿,是指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满28天的婴儿。正常新生儿肛温在36.2~37.5℃,腋下温度较肛温稍低,为36~37℃。当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5℃时,即可判定为发热。其中,腋温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新生儿发热别大意!”王晓亮强调,“虽然体温升高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但新生儿对高热耐受性极差,当体温超过 40℃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可能引发惊厥甚至造成永久性脑损伤。如果是感染引起的发热,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炎症难以局限在局部,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那么,引起新生儿发热的原因有哪些?王晓亮介绍,首先是环境因素,当新生儿周围的环境温度过高,如新生儿包裹过严过多、新生儿暖箱温度及光疗箱温度设置过高、辐射床温控探头脱落等,均可引起新生儿体温迅速升高。

  其次是新生儿脱水热,新生儿出生后经呼吸、皮肤蒸发等非显性失水以及排出大、小便等丢失大量水分,而生后3~4天内母乳量较少,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导致新生儿血液浓缩而发热。

  感染也是引起新生儿发热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种病原体引起局部和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脐炎、尿路感染、化脓性脑膜炎、乳腺炎等。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感染时并不一定会发热,有时严重的感染可能发生低体温。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发热,比如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的患儿,因汗腺缺乏,散热障碍,可引起发热;骨骼肌强直和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因新生儿代谢升高也可引起发热;新生儿颅内出血也可引起中枢性发热;母亲分娩时接受硬膜外麻醉也可引起母亲和新生儿发热。

  当新生儿发热时,家长应该如何处理?首先应当明确发热的原因,如发热为感染引起,应查明感染源,积极控制感染。如果是环境因素引起,应去除原因,如降低室温,打开新生儿的包裹,调节暖箱、光疗箱温度,检查辐射保暖台皮肤温度电极是否松动等。如发热因脱水引起,应尽快补充水分。王晓亮提醒,新生儿发热的处理要以物理降温为主,慎用最好不用退热药,以防药物在新生儿期的毒副作用及体温骤降。

  详细课程,扫描下方烟海e家二维码观看课程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