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改革未有穷期,奋楫会当击水。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全市“11349”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凝聚改革强大合力,积极营造改革浓厚氛围,按照“改革攻坚突破年”活动安排部署,莱阳市委改革办组织开展“改革创新大家谈”活动,开设专栏邀请各镇街部门围绕相关职责领域,谈改革、亮举措、促发展,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推动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走深走实。
本期推出——
近年来,姜疃镇围绕市委“11349”总体工作思路,扛牢乡村振兴“一极引领”政治责任,加压奋进、实干笃行,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全面叫响“六He”乡村振兴区域品牌,获评全国旅游名镇创新发展案例、山东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镇等多项荣誉称号,探索创新“六心”乡村治理工作法入选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特色小镇培育经验做法被省发改委发文推广。

△莱阳市乡村振兴赋能中心
一、坚持以改革创新增动力,赋能富民产业“齐开花”
抓项目铸链条。以延链、补链、强链,采取“腾笼换鸟”“筑巢引凤”“联姻结亲”等模式为抓手,盘活闲置厂房、土地100余亩,引进总投资1.5亿元的华盛食品冷链仓储物流中心、新龙海技改、中信建材等7个重点项目,推动濯村工业园区焕新升级,鲁花集团荣获中国粮油最具影响力企业和中国粮油最具影响力品牌两项重磅大奖,入选国家粮油适度加工标准化试点企业,鲁花5S压榨一级花生油获评国家专利密集型试点产品。
强招引拓路径。聚焦“保持优势、持续领先”,成功举办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签约引进和丰莱阳预制菜产业园、瑞宝特莱阳市预制菜产业基地、果滋果味智能高端果品加工等过亿元项目6个,凤康食品技改、佳乐食品等过5000万元项目3个。创新“流动党员赋能之家”,回引返乡人才27人,在外人才库161人,入选省级创业街区建设试点。
优格局促融合。立足以鲁花大花生、禾丰白羽肉鸡、青青大地莱阳秋月梨三大产业为主导、以“一村一品”、濯村樱花文化节等N个特色产业为增长极的“3+N”产业发展新格局,借助赋能中心平台引入资本,新建占地3000亩的鲁花大花生种植育种基地、标准化白羽肉鸡养殖大棚30余个,新扩展董格庄村和院上村2个秋月梨种植基地,全镇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围绕“濯村樱花游”文旅IP,成功举办十一届樱花游玩季,累计接待游客400余万人次,孵化落地山东首个植物研学旅游点森北营地,接待游客近1.3万余人次,入选全省“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优秀案例、全省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优秀案例。

△ 2025年第十一届莱阳濯村樱花游玩季
二、坚持以改革创新提效力,点燃乡村振兴“强引擎”
建强“红色堡垒”。全域推广“产业联盟+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莱阳共富模式,实施“跨村联建”抱团发展,建立红舟领航、共富共兴“多彩姜疃”示范区,增加就业岗位2000余个,联农带农富农效果显著,“六He”引领共同富裕的“莱阳方案”在烟台改革媒体行活动中被中央省烟媒体报道,“一极”赋能和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扮靓乡村颜值。高标准推进东庄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创新“日保洁、周互查、月评比、季观摩”人居环境考核驱动新模式,打造“姜疃一起美”人居环境示范品牌,乡村风貌持续优化;扎实推进全域治水,院上、上夼等8个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濯村获评全省“无废村庄”;承接央视《山水间的家》录制,吸引电视端观众规模超2.6亿人次,“以景带村,景村融合”品牌效应持续扩大,获评山东省乡村生态振兴典型案例。
培育乡风文明。打造赋能中心非遗研学基地、邻里广场等平台,挖掘本土文艺爱好者220余人,组建“春艺京和”艺术团、凤山书画院等队伍20余个,创建“每周三·非遗传”专题活动品牌,举办各类文化赋能活动200余场次,获评省特级文化站。

△花漾市集非遗文化活动
三、坚持以改革创新激活力,打造民生福祉“新高地”
切实提升教育医疗水平。深入推进省强镇筑基试点,与鲁花集团联合设立鲁花教育教学奖,资金奖补教职工100余人,与省教育基金会、学前教育中心对接,争取教学器材200余套,打造鲁绣、舞蹈等特色教室11个,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推行市镇医疗体共建,建成县级医疗次中心1个,常态化运行安雅堂社区诊所,开展“义诊”服务11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市级医疗服务。
创新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姜”心 比心·“疃”结和谐一站式综合治理体系,创建“受理、分流、研判、核查、处置、答复、回访”一体化闭环式纠纷化解工作机制,2024年化解处置矛盾纠纷210余件,治安警情同比下降60%。
扎实提升公共服务成效。建成“一站式”办理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智慧自助服务窗口,100余项市镇业务实现“最多跑一次”,办理各项业务1.2万余人次;以“五共享”、“五赋能”建设职工之家,开展心灵讲座等活动9场,服务职工约350人次,获评省“十佳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鲁花生物科技工会荣获全国模范职工小家。

△姜疃镇便民服务中心
下一步,姜疃镇将切实用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一招”,全力开创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用“改革之道”积蓄发展动能
聚焦制约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靶向施策,创新建立项目攻坚专班机制,通过一线办公、挂图作战等方式,加快推进总投资10.5亿元的和丰莱阳预制菜产业园、果滋果味高端果品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同时,积极谋划产业园区扩容升级,重点推进濯村工业园向北扩展270亩,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实现园区总产值倍增,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用“改革之诺”做好民生呼应
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省强镇筑基试点,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巩固乡镇卫生院县域医共体医疗次中心建设成果,向“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目标迈进。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赋能中心作用,引入更多服务平台、申请更多事项权限、提供更多便民服务、组织更丰富文体活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用“改革之策”引领乡村振兴
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短板弱项,统筹优势资源,以推进省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为核心,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重点在“专班化组织”、“项目化推进”、“市场化运作”、“基金化运营”等方面“精准谋划”;在农村土地流转整理、产权交易、增减挂钩、农房改造、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方面“精准开刀”;在产业赋能、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综合治理等方面“精准发力”,依托省级特色小镇政策,积极探索与鲁花集团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改革路径,为全省乡村振兴创树示范样板、提供成功经验。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