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市动态 | 海阳市总工会:匠心育才促发展,技能锻造谱新篇

烟台工会 2025-05-07 15:14

  在核电设备制造基地,全国劳动模范刘伟正在指导徒弟在狭小空间内灵活操控焊接机器人;在方圆集团机械轰鸣的车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伟带领团队攻关“自动循迹刀具结构”制造难题;在航空航天产业专项劳动竞赛现场,参赛选手正全神贯注展开导管焊接比拼……这些鲜活场景,正是海阳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海阳市总工会以“培育新时代劳模工匠”为突破口,通过“产改搭台、竞赛赋能、工匠引领”的立体化培育体系,推动全市数万名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持续跃升,为海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赛促学强技能  激发活力促转型

  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来,海阳市总工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及上级工会部署要求,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引领,构建覆盖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的劳动竞赛体系,通过搭建多层级技能大赛平台,让企业职工、技术工人、农民工磨砺技术,全面推动职工技能提升。

  立足海阳产业发展需求,紧扣“航天新城”“零碳之城”建设目标,聚焦航空航天、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举办专项劳动竞赛,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更在全市范围内培养了大批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航空航天、清洁能源、新就业形态等劳动竞赛20余场,覆盖工种20余个,直接参与职工8000余人次。通过“赛训结合”模式,既点燃了一线职工创新热情,更构建起“全员参与、全链覆盖、全域联动”的技能提升机制,赋能产业升级。4月,烟台市劳动和技能竞赛誓师大会在海阳成功举办,更将比学赶超的精神推向高潮,为海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劳模引领立标杆  技能提升攀高峰

  以劳动和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班组建设、工匠人才培育为抓手,探索劳模工匠培育全链条机制,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在群众性的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技术创新活动中,一大批高精尖人才不断涌现。今年在全国荣誉评选中,1名产业工人获全国劳动模范,是海阳市时隔20年再次有一线职工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山东省荣誉评选中,海阳市1名职工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1家企业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2人获山东省建功标兵;在烟台市荣誉评选中,海阳市8人获“烟台市劳动模范”,1人获“烟台市先进工作者”,5人获“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烟台工匠”。

  创新攻关蓄势能  协同赋能育新机

  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卡脖子”难题,海阳市总工会以创新工作室为“破壁攻坚主战场”,发挥劳模工匠的技术技能优势,培育高技能人才,形成覆盖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人才蓄水池”。刘伟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研发国际先进水平的有色金属专用铝合金焊接机器人,获国家专利18项,软著2项,参与国家焊接标准制定6项,发表论文28篇,培训论著1本,以首位完成人获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山东省职工创新创效、技能兴鲁等竞赛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18项;方圆集团有限公司张伟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为依托,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工艺创新300余项,申请专利24项,多型号产品入选山东省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这不仅突破了关键技术壁垒,实现人才、技术、创新等要素的深度融合,也促进海阳市产业和人才的共同发展。

  当前,海阳市正处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航空航天、清洁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蓬勃发展。海阳市总工会将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等关键领域,发挥广大劳模工匠、技术能手的“传帮带”作用,开展技能竞赛、技能比拼和技术攻关,激励鼓舞广大职工在创新中求突破、在实践中显本领,在新征程上谱写中国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崭新篇章。

编审: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