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版权护航创新 法治守护未来”——2025年莱山区版权保护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在滨州医学院(烟台)举行。活动通过普法宣传、互动体验、非遗展示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注入新活力。
一站赋能:
激活高校版权发展活力
莱山区省级版权工作站以滨州医学院为依托,由高校科学技术处处长担任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及版权法律、学术管理等领域专家组成顾问团队,并选拔20余名业务骨干担任版权专员,形成“领导统筹-顾问指导-专员执行”的三级服务体系。“版权工作站将积极服务全校师生以及周边相关单位和公众,从版权普法宣传、版权咨询服务、版权交流培训三个方面做好站点工作,不断提升版权工作能力和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站负责人陈从显表示。

多元普法:
让版权知识“触手可及”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师生发放了版权宣传活页,图文并茂地阐释了著作权法核心条款、常见侵权行为及维权途径。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深入浅出地现场剖析法律条文,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以前觉得版权离学生很远,今天才明白论文引用规范、自己拍摄作品上传都属于版权范畴。”口腔医学专业的严学浩同学感慨道。

针对高校学术成果保护需求,区检察院在现场开设法律咨询区,为师生解答论文署名权纠纷、科研成果转化等实际问题。“很多同学版权意识欠缺,日常学习生活中容易忽视对版权的保护,版权受到侵犯时不知道如何维权。建议同学们学习《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增强版权意识;尊重他人智力成果,自觉抵制侵犯版权行为。”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的李开兴透露。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区市场监管局的杨梦卉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更加重视规范‘专利申请质量’,持续探索‘专利转化运用’新模式,促进高校与企业间的供需精准对接。”
非遗赋能:
传统技艺解锁版权创新密码
在非遗互动展区,市级剪纸项目非遗传承人李凌围绕“版权”、“学法”等主题词现场创作剪纸作品,将法治元素与传统纹样巧妙融合,现场创作出系列主题剪纸作品。


学生们通过观摩创作过程、亲手体验剪纸技艺,直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创作魅力与版权重要性,实现法律普及与非遗传承的深度融合。下一步,区文化和旅游局将同步构建新媒体传播生态,运用“现场创作+线上课堂”双轨模式,使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传播技术相得益彰,推动普法宣传实现从单向灌输到立体传播、从静态展示到沉浸体验的转型升级,实现普法资源跨区域共享,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法治文化传播新范式。

创新机制:
打造版权保护“莱山模式”
此次活动以“版权护航创新 法治守护未来”主题,联合区检察院、市场监管局等5部门在滨州医学院开展版权普法宣传、非遗文化体验、版权知识竞赛等一系列精彩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200余人次。下一步,将通过多元形式掀起全民参与版权保护、“绿书签行动”热潮,进一步提升版权保护意识,浓厚版权保护氛围,助力现代化新莱山建设。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