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全力推进“红心物业”降诉提质

烟台高新 2025-04-15 08:59

  “小物业”牵动“大民生”。物业管理一直是各地基层治理的难点、堵点,烟台高新区坚持有解思维、迎难而上,将“红心物业”迭代升级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切口,全力推动物业服务降诉提质,物业投诉量持续稳步下降,极大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高位布局,加强领导,“一盘棋”统筹推进

  建强组织体系

  区工委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规范提升领导小组,将组织、住建、执法等10余个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形成工委领导班子全员参与、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司其职的组织领导体系。

  建实运行机制

  领导小组下设专项攻坚小组,坚持硬抽人、抽硬人,从全区抽调20名精干力量,建立工作共商、信息共通、资源共享、问题共解4项运行机制,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推进。

  建优评价办法

  专门出台《烟台高新区普通住宅物业服务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细化目标任务、评价标准和结果运用,切实将规范提升物业服务工作摆到明面上。

  各司其职,攻坚克难,“一张网”联动覆盖

  领导带头攻坚克难

  工委分管领导带头深入街道、社区、小区一线,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先后召开全区党建引领物业专项整治提升工作动员会和5次座谈会,深入分析物业管理痛点,对症下药、辨证施治。

  多方参与齐抓共管

  以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美好高新·幸福家园”建设为牵引,发挥党组织堡垒聚合作用,整合部门、街道、社区、小区4个层级9方力量,组建“红心物业”党建联盟,建立“网格发现、社区呼叫、联盟响应、协同共置”工作机制,先后组织召开研讨会16次、实地见学2次,处理各类物业投诉3700余条。

  差别监管深挖痼疾

  将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规范提升工作纳入全区重点事项督查范围,实行差别化监管,对居民评价高、投诉率低的物业服务企业适当减少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频次,对投诉率高、达不到服务标准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重点监督检查,通过限期整改、降低收费标准、重新选聘等措施,倒逼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多措并举,延伸触角,“一条心”增添温度

  配强服务力量

  聚力推动物业服务资源下沉小区,专门设立小区党群服务站,选聘75名社区兼职网格员,轮流“坐班”办理“微业务”,推行错时延时、预约办理等弹性服务制度,累计办理业务1800余次。

  完善服务架构

  健全街道-社区-物业服务企业三级网格体系,将物业服务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纳入网格,第一时间了解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将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基层,累计解决物业管理类、环境卫生类等居民实际问题1000余件。

  搭建服务载体

  组织物业服务企业与社区签订共建协议,每个物业服务企业每月至少认领一个服务项目,联合“双报到”单位、社区党组织、社区商户年均开展“微光365”便民服务大集20余次。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红心物业”暖民心行动,设立“365值班室”,实行定制服务和上门服务,真正让“红心物业”可感、可及、可触。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