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莱山区人民政府与烟台大学联合主办的“校地融合 创新发展”合作签约活动在烟台大学隆重举行。双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共育、产业升级等领域明确合作事项,共建“烟台大学莱山创新发展研究院”,开启校地深度融合发展新篇章。


共谋发展,擘画校地合作蓝图
活动现场,双方签署《烟台大学与莱山区合作备忘录(2025年)》,并为“烟台大学莱山创新发展研究院”揭牌。研究院将聚焦高端装备、绿色建筑、海洋经济等六大领域,整合校企资源,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


精准对接,释放创新活力
活动设置政策宣讲、成果发布及产才对接三大环节。莱山区委组织部、科技局等部门现场解读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政策;烟台⼤学则围绕莱山重点产业及企业创新发展需求,集中发布介绍了科研成果情况。


在“1+1+N”产才对接分会场,杰瑞集团、中宠股份等49家区内重点企业与烟台大学专家团队展开深度洽谈,烟台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刘汝泓说:“通过今天的政策解读,我深刻感受到莱山对产才融合的重视。以后我会主动将地方产业需求与政策导向纳入研究框架,让学术研究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烟台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刘汝泓
现场围绕核电装备、宠物食品研发、低空经济等产业需求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恒辉集团企业代表于文表示:“高校的科研实力与企业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我们将与烟台大学核学院进一步交流合作,为莱山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烟台大学核学院李海红教授与恒辉集团综合管理部部长于文
深化合作,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双方达成共识。莱山区将以最优政策、最佳服务为校地合作提供全方位保障,全力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创新创业热土。烟台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科研和人才优势,精准对接莱山区产业需求,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签约不是终点,而是校地共筑创新生态的崭新起点。这场大学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正在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之势,书写着协同创新的时代华章。当烟台大学的智慧之光与莱山区的产业热土深度交融,一条以人才链为枢纽,贯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生态闭环已然成型。在这里,技术的突破如泉涌般注入产业升级的动脉,科研人才的成长与城市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这场校地联动的创新实践,为烟台大学和莱山区的高质量发展装上了强劲引擎,更奏响了一曲产学研共进共赢的激昂乐章。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