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中介以高薪工作为诱饵骗钱的案例屡见不鲜,可到现在还是有人上当。烟台的康先生就被中介坑惨了。
据社会广角报道,康先生花14万托中介找航空安全员工作,结果工作没成,中介老板三次承诺退款都变卦,甚至威胁要起诉康先生和帮他维权的社会广角记者!这是狗急跳墙的节奏啊。
这种“花钱买工作”的套路,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去年公安部督办了一起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特大系列诈骗案,涉案金额达到8000多万元,被骗的学生超过400名。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求职诈骗犯罪4708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都明确规定:中介不得提供虚假就业信息、不得收押金,《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55条还规定,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不成功的,应当退还向劳动者收取的中介服务费。可以黑中介们胆大包天,猛踩法律的红线,鼓吹的所谓“内部名额”“保证入职”都是镜中花、水中月,他们的行为涉嫌欺诈,数额巨大的,还会触犯《刑法》。
但为啥总有人往坑里跳呢?说到底,还是对“走捷径”存有侥幸心理。咱换个角度想,真有那“内部关系”能轻松搞定工作,人家凭啥把机会留给陌生人?再看康先生的这个案例,把“处理人际关系”这种桌底下的勾当都能堂而皇之地写到合同里,这也太假了吧?与其把血汗钱交给中介,不如花在提升自己身上,考个证书、学门技术,实实在在的能力才是求职路上最硬的“关系”。
最后,还是要给大伙提个醒,找工作别信“钞能力”,要信“正规力”。官网上查公告、人社局问政策、企查查搜中介底细,天上不会掉offer,更不会掉馅饼!找工作拼的是真本事,要走正规渠道。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和惩罚力度,为广大求职者创造安全、放心、便捷的通道。(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