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山保护区探索“公益矫正”新路径,助力社会治理与生态保护双提升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 2025-04-15 08:52

  为进一步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模式,近日,昆嵛山保护区将社区矫正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组织2名在矫对象参与森林防火和生态保护工作。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保护区重点工作注入了新力量,更为矫正对象搭建了回归社会的桥梁,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精准施策量身定制矫正方案为做好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工作,让社区矫正对象安心接受教育,以良好的心态重新融入社会,昆嵛司法所深入分析矫正对象的个人特点、专业技能和改造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了参与生态保护的工作方案。

  在为期4天的矫正实践中,2名矫正对象被安排在重点防火卡口,承担了包括火源检查、进山登记、防火宣传等具体工作。同时,他们还参与了林区环境整治,清理了沿线2公里的垃圾和杂物。

  成效显著多重效益逐步显现这次的矫正实践是一场社会治理与生态保护的“双向奔赴”,据统计,矫正对象累计检查进山车辆30余辆,劝返携带火种人员5人次,清理各类垃圾20余公斤,既让社区矫正对象感受到社会责任感,体现了社区矫正的救济价值,发挥了社区矫正的引导作用,也有效助力了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

  矫正对象曲某在清理林区垃圾后获得周边村民表扬,他表示:村民的认可让我重新找到了人生价值,今后一定遵纪守法,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2名矫正对象都认为,这样的公益活动对他们的社区矫正生活很有意义,激发了他们对于自我的认同感与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昆嵛司法所通过劳动+教育的模式,让矫正对象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有效降低了再犯罪风险。

  长效机制,矫正工作创新发展社区矫正工作从不是一味的严格管理,更重要的是真正帮助社区矫正对象纠正错误行为,修复他们与社会之间的裂痕,让社区矫正对象能够更好的开始新生活。昆嵛山保护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谭德波指出,这种将社区矫正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模式,既创新了社会治理方式,又守护了绿水青山,实现了矫正一人、教育一片、守护一方的多赢局面,为新时代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下步昆嵛山保护区将持续深化社区矫正对象公益教育活动,通过建立“公益服务清单”、推行“积分考核”制度、搭建“技能培训”平台、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等形式,拓展矫正对象参与社区服务的领域和形式,不断探索更多有益于矫正人员回归社会的有效途径,共同绘制一幅美丽和谐的社区矫正教育画卷。

  编审:李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