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栖霞翠屏街道北夼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探索“一村一品”特色发展模式,锚定南部唐山山系区片定位,紧扣“黄燕溪谷”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打造规划,立足本村苹果产业,育品种优技术,深挖农耕价值;延链条拓销路,发展特色产业;兴业态树品牌,宣传苹果文化,蹚出“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发展之路。
联农带农出新招 培育丰产“优质果”
北夼苹果种植始于1890年,依托北纬37°的优越地理环境和130多年的悠久种植历史,着眼破解当前苹果种植“三老”问题,一是选育新优品种,依托德丰、中惠等龙头企业,加紧改造老劣品种,推广普及全红红富士等易着色富士优系和省工省力化的新优系品种,助力北夼苹果“更有品质”;二是推动技术迭代,结合北夼果农长期种植实践,抓住果业部门“送技术下乡”契机,总结出覆草覆膜、配方施肥、摘叶转果等种管技术,激活北夼苹果农耕价值;三是培强果农队伍,发挥“土专家”“田秀才”作用,由村“两委”5名苹果种植大户、农业致富能手带动,抓好农民素质培训提升;深入开展农业农村领域“双招双引”,吸引更多共富能人、农创客、新农人等发展苹果种植业,带动低收入农户和村集体经济“双增”。

延链补链拓销路 浇灌增收“共富果”
北夼村持续深挖苹果特色产业潜力,蓄力实现苹果产供销“一站式”服务,一是扩大规模稳产增效,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山地生态优势,做优做强北夼苹果传统特色农业,扩大苹果种植规模,种植面积600余亩,年产量约1500余吨,打造优质果品种植区;二是精深加工延链增值,村“两委”积极盘活6间闲置房屋,建设果干小型加工作坊,通过“三蒸三晒”工艺与现代技术设备融合,将苹果加工成苹果果干,提升苹果附加值;三是电商参展促销增收,以街道党工委领办联合社为平台,发挥黄燕溪谷农特产品销售分中心窗口作用,拓展苹果产品销售渠道,发展电商营销村书记“带货”,宣传北夼苹果;积极对接各地展会,成功参加二十一届苹果艺术节,助力擦亮“中国苹果之都”名片;2025年2月12日,在杭州市钱塘区金沙湖公园,成功参加栖霞苹果产品推介展会,助力北夼苹果出村南下。

农旅融合兴业态 收获强村“振兴果”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北夼村借助苹果生态农业的规模效应和产业优势,结合“黄燕溪谷”衔接推进区创建工作,大力发展“苹果+旅游”新业态,培育苹果文化主题景点。一是以“苹果+研学”激发兴趣,依托苹果文化,积极拓展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青少年拓展等文旅产业,建立北夼苹果种植研学基地,定期开展苹果研学活动,深化青年学子对果树栽培和苹果培育的了解,激发对苹果种植文化的兴趣。二是以“苹果+赛事”推广引流,借助大型比赛和文化活动,推广“黄燕溪谷”“北夼苹果”品牌,2024年10月27日,成功承办第十四届齐鲁赛车英雄会·烟台站暨栖霞黄燕溪谷“兴邦杯”越野摩托车耐力赛;11月21日,成功举办“‘翠’乐欢腾 ‘屏’展风采”文艺大赛,苹果产品作为奖品发放,打响北夼苹果知名度,助力苹果文化深入人心。三是以“苹果+节庆”彰显魅力,每年苹果收获季,北夼村都会举办苹果采摘节等各种庆祝活动,庆祝丰收喜悦,传承弘扬苹果文化,丰富苹果主题旅游业态,写好“小苹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大文章”。

下步,翠屏街道北夼村将继续围绕“六个聚焦”,结合“黄燕溪谷”打造工作,持续优化苹果品种布局,做强苹果精深加工,探索农文旅融合模式,讲好红艳兴旺的北夼苹果故事,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固本赋能”,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糖上色”。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