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广角】大学生应聘高薪配送骑手,怎料没挣钱先赔钱,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

烟台广播电视台 2025-04-08 17:52

    烟台融媒4月8日讯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栏目接到多位大学生的投诉,他们在应聘兼职配送骑手的过程中,疑似陷入“租车”陷阱,本以为是个高薪的好活儿,没想到干上之后,没挣钱先赔钱。

    看到如此可观的薪资,小吴当即联系对方面试。在签订了电子版和纸质版两份租车合同后,对方从支付宝的一迹出行小程序给小吴租了辆电动车。小吴合同的甲方是云南融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一迹出行的平台方。两份合同都标明以租代购,一个月租金599元,租期结束后,电动车归小吴所有。但不同的是,电子版租期六个月,纸质合同租期四个月。小吴也没在意,下载了几个接单的APP后就开始骑手工作。

    小栾和小吴情况类似,但他干了两天发现系统派单不但单价低,单量还少,就想退车。但对方表示,合同上有违约条款,干不够乙方要承担包含租金在内的所有损失。后期翻看合同小栾才发现,自己的两份合同中甲方居然不是同一公司。

    而另一位大学生小毕也是签订了线上线下两份租期不同的合同,平台是支付宝的拍小租。记者咨询部分配送app了解到,他们并没有线下租车的业务,骑手自己下载APP就可以接单。再看小毕的两份合同,他的电子版合同甲方是合肥一家公司,而纸质合同的甲方干脆空白。三个人,五种不同的合同,招聘公司也是各不相同,但整个过程中,联系他们租车取车的却都是同一个人。

    现在三人想要解除合同,但租车租金都关联了支付宝,每月自动扣费,要想解除绑定,必须租车方出面。记者和三人一起来到九七大厦,但当时面试的房间已是大门紧锁。随后,我们又找到另一面试地点泰鸿大厦,终于在这里见到了负责相关业务的刘经理,而这家公司名为烟台智汇创美商贸有限公司。刘经理表示,他代表的是合肥的平台公司,虽然合同中没有体现,但他在中间起到协调作用。

    刘经理说,虽然每人都签了两份合同,但最终以纸质合同为准。至于为什么有多个甲方,刘经理称他也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甲方公司都跟平台有合作。同时,刘经理也表示,大家可以不用考虑合同上标明的其他公司,解绑事宜由智汇创美商贸全权负责。

 

    现在双方的争议是解除合同的费用问题,刘经理说虽然合同上约定了违约责任,但可以协商。那么,从合同角度出发,三位应聘者的电子合同章印齐全,纸质合同却没盖章也没签字,究竟哪个具有法律效力呢?

    山东博旭律师事务所律师温韬:在这个事件之中,虽然签署了几份合同,但是应当以双方盖章或签字的合同为准。对于没有一方盖章和签字的合同,并没有生效。在订立合同时大家一定要看好这个合同的条款约定,一旦签署合同开始履行之后,如果合同中约定了相关的违约责任,可能需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截至记者发稿前,小毕与对方协商一致,缴纳了一个月的租车租金,支付宝已经解绑,而小吴和小栾还未与对方达成一致,目前仍在协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