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3月19日讯(记者 杨琳) 在职业教育改革纵深推进的关键节点,烟台高新区工委管委办公室于 3月19日组织烟台市主流媒体代表走进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探访学校匠心独运的职教新模式,感受“心悦诚服”的职教魅力。通过沉浸式走访中西餐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工坊及文创中心等,参观团见证了"教室即车间、作品即产品"的产教融合新模式。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育成果显著,更有各专业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摘金,这些实绩为"职业教育同样能成就精彩人生"写下生动注脚。
破题产教融合新范式:校企共答"人工智能+"时代命题
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提出并大力推进“企业出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理念的深度产教融合模式,积极响应产业和市场对人工智能的迫切需求,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面,为产业提供适合未来发展的智慧支持和人才支持,全方位推动地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校长亲自牵头、融媒体产业学院参与编写的校本教材《DeepSeek实用操作手册》已经编写完成,即将投入使用。 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牵头成立5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并参与了全国数字餐饮与营养膳食等9个共同体建设,涵盖新餐饮、美业、AIGC传媒、预制菜、光电等领域。与青岛海尔、福瑞达、京东、鲁花、春雪等13家大中型企业构建紧密型合作关系,举办“订单班”“学徒制班”“工匠班”21个,校企共建2个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搭建了5个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获批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山东省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先锋等荣誉称号。
以岗定课锻造硬实力:构建"毕业即就业"育人闭环
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十分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获得与精进,校内课程的设置务实且扎实,为切实做到让学生“在校”和“就业”两个阶段顺利衔接,学校以后者驱动前者,课程内容设计以成果为导向,以“毕业即就业”为目标,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不断调整更新教学方式方向,实现课程优化和教学成果提升的健康循环。
记者了解到,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模拟专业对口的岗位工作需求,进行典型性工作任务收集,分析提炼对应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再将其转化为课程,让学生能够针对性获取职业能力,毕业即能顺利融入真实的工作场景,顺利完成身份角色转换,脚踏实地找准定位,实现自我价值。
播种劳动价值:职业启蒙践行教育家精神
面对社会普遍存在的职业认知断层,党委副书记、校长刁洪斌在“前置化”育人这个问题上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呼吁基础教育学段的学生积极参加职业体验活动,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并提出:“作为职业院校,我们在职业启蒙教育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学校也计划免费面向驻区中小学开设丰富的职业体验课程,欢迎学生走进实训基地,沉浸式体验感知各类职业的魅力。同样,也会‘送教上门’深入学校宣讲,寒暑假期间面向社会免费开设研学活动,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孩子稚嫩心田播下‘劳动创造价值’的种子。”学校这一举措,既是职业院校对社会焦虑的主动回应,更是中国职教人的品格担当,对当代“教育家精神”的深刻诠释。
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始终将"为产业育匠才”刻入办学基因,建校以来为全省各行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30余万人,毕业生用千锤百炼的技艺诠释着工匠精神的内涵。从实训车间的仪器设备的精度校准到餐饮课堂咖啡萃取的温度把控,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将工匠精神淬炼为可量化的技能标准。学校师生在国家级甚至世界级赛场上的辉煌战绩,都烙刻着职教基因的奋斗轨迹,以最质朴的方式印证职业教育的核心要义——人生出彩的通道,从来不止一条。
学校简介
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始建于1965年,其前身为山东省烟台商业职业学校。2023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在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基础上设立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由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管理。学校成为山东省“十四五”期间首批也是目前唯一一所转设高职的技师学院。

学校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建有山东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院士工作站,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业界誉为“中国烹饪学府”。在2024年度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监测中荣获新设校第一名。

学校紧密对接山东省“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面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适时优化专业布局,构建“新餐旅”“新商科”“新工科”“新文创”四大专业集群。现有中餐学院、西餐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现代商务学院、文化与创意学院、旅游与服务学院、融媒体产业学院7个二级学院,开设二十余个高职专业。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拥有教职员工431人,“双师型”教师147人,自主培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技术能手15人、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首席技师3人、齐鲁首席技师5人、山东省突出贡献技师3人、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山东省技术能手6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