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从四个方面推进“跨域通办”服务实现异地办事“不用跑”

烟台高新 2025-03-25 09:13

  近年来,烟台高新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积极探索行政审批“跨域通办”新模式,打破地域壁垒,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

  打破地域限制,异地办事“零跑腿”

  烟台高新区积极拓展跨域通办“朋友圈”,与全国80余个区市签订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框架合作协议,围绕企业和群众普遍关心的企业登记、社保医保、不动产登记等高频事项开展合作,企业和群众只需在开展合作地区就近的政务服务大厅提交材料,即可通过线上平台或邮寄方式完成异地办理,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升级。

  建立规范标准,跨域事项“同标办”

  完善“代收代办”机制,提升窗口服务标准化水平。通过制定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工作规程、办事指南等制度,全面规范政务服务事项的受理条件、材料清单、审批流程等关键要素,推动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结,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协同化、便利化水平,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与满意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智慧政务,数据赋能“一网通”

  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智慧化、一体化的政务服务新体系。以山东政务服务网、“爱山东”APP等平台为载体,打造全流程线上服务专区,实现申请、受理、审批、送达等环节全程“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只需在线提交材料,系统即可智能分派至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审批,办理结果实时在线反馈或通过免费邮寄方式送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群众办事体验。

  优化专窗服务,疑难问题“帮代办”

  设立“跨域通办”专窗,配备专职人员提供“代收代办、咨询指导、材料预审”等一站式服务,主动为企业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帮办代办、进度跟踪、信息反馈、视频审查、容缺后补等服务,及时疏通办理堵点,提升办事效率。同时,健全群众满意度反馈机制,借助政务服务“好差评”、12345热线、“投币式”评价箱、投诉电话等多种方式,征集帮代办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实时跟进,用群众满意度倒逼帮代办服务效能提升。

  下一步,烟台高新区将持续深化“跨域通办”改革,进一步扩大通办事项范围,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数据共享和技术支撑,推动更多高频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掌上办”。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及时解决群众办事难点堵点,全面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力争构建规范统一、智慧便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新体系,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