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多次赴区市,置顶“县域经济”,什么深意?

烟海e家 2025-03-19 17:32

烟台经济版图中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最近一段时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江成密集调研各县市区。

此前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首次明确了以县域经济为核心。

“置顶”县域经济,再次引发密切关注。

1

 “以县域经济为核心”写入一号文件,不仅刷新了县域经济的战略定位,更揭示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重构。

一直以来,县域经济都是烟台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早在2004年,烟台就有5个县级市进入全国百强县,龙口的“江北第一县”地位更是延续了十多年。

在省政府公布的2023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中,龙口、招远、蓬莱获评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其中龙口市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招远市、龙口市被确定为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引领发展试点,莱阳市成功入选山东省预制菜试点县,芝罘区时隔3年重返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黄渤海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4个省级新区首位。

2024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论坛上,赛迪顾问对外发布2024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烟台共有三个县市区上榜,龙口市位居第8位、招远市位居第51位,还有第99位的莱州市。

赛迪顾问对外发布2024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烟台实现万亿级大体量高基数下的持续稳定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超预期增长6.1%,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强势表现,11个县区GDP全部实现增长,经济强县表现尤为出色——

龙口锚定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先锋、北方样板、山东龙头,拥有11家上市企业、为全省县级市之最,综合实力跻身2024年度全国百强县第11位、稳居全省首位。

烟台黄渤海新区聚焦“在国家级开发区奋勇争先、在烟台市一马当先”定位,加力构建“5+2”产业发展格局,以全市1/38的土地,创造了近1/4的生产总值。

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

福山突破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实现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共同发展。

海阳无中生有发展航空航天产业,依托东方航天港,围绕海上发射全产业链布局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打造国际一流的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国家级空天信息产业园区。

海阳东方航天港

牟平谋划布局以医药健康、黄金及贵金属加工为主导的2+4现代产业体系,重塑实体经济发展坚实根基,迸发烟台东翼崛起之势。

毫无疑问,县域经济正成为烟台经济版图中最具活力的增长极。这些强大的增长板块,正持续提升着烟台的城市能级和竞争力。

2

烟台的县域经济缘何这么强?

其中有历史的原因,有顶层设计的支持,更得益于发展路径的选择。

烟台历来重视县域经济发展,2021年5月12日曾高规格召开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振兴县(区)域经济三年行动方案》,激发县域经济活力,重塑县域辉煌。

2024年是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烟台用“突出特色、差异发展、做强支撑、重点突破”的发展路径,谋划重大项目,补齐产业配套,推动区域协同联动,积累起厚实发展家底和强劲发展势头。

先来看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烟台鼓励联动式发展、差异化竞争,以链式思维重塑产业生态体系。在传统产业上,以招远、莱州为重点,整合黄金矿产资源,实现向精深加工转型;以黄渤海新区、龙口等为重点,延伸炼化一体化产业链,推动化工产业向绿色高端转型。在新兴产业领域,以黄渤海新区、高新区、牟平为重点,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和新药研发上市,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芝罘、蓬莱、海阳等为重点,加快培育海工装备完整产业链供应链。在未来产业上,则以莱山区、高新区等为重点,做实大数据、数字经济、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中韩烟台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在做强支撑上,以园区为载体,集中资源打造特色园区。省级以上园区烟台开发区集聚扩能,等国别特色园区同步发力,烟台化工产业园、蓬莱化工产业园等省级化工园区集聚成势,特色产业园区也在加快建设。

重点精准突破上,以区域联动推动县域间优势互补,加速重点区市加快崛起、补齐短板。比如,开展长岛新一轮大保护大开发,大胆提出走“岛内转型升级、岛外造血扩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再比如,破解烟台开发区有项目没空间、栖霞市有空间没项目的窘境,合作共建松山产业园,打造“类飞地”经济合作标杆等等。

3

最近这段时间,江成书记的调研几乎覆盖了烟台所有区市,马不停蹄进企业、看项目,召开座谈会、点题区域发展,抓经济运行、夺首季“开门红”信号鲜明。

扎实推动发展,也要看到问题和压力。烟台县域经济虽实力强劲,但与南部沿海城市相比,市域、县域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除了龙口这个县域龙头之外,其他县级市在县域百强榜中均处于中下游水平,各个县市区也面临发展不均衡、人口老龄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弱等问题。

南长山岛-长岛港海湾

在跃升成为万亿城市之后,省委、省政府赋予烟台“三核引领”的新定位,要发挥好“三核引领”作用,县域经济是关键抓手。

今年初,烟台发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从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等9个方面提出50项具体、可行、有效的务实举措,旨在推动各区市经济总量再提升,助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和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

在这份县域经济“年度计划书”中,烟台将县域优势打造与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紧密关联,加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将围绕塑优培强产业园区载体,持续延伸绿色石化产业链条,支持有色及贵金属产业高端化发展,推动汽车产业攀高向强,支持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化发展,推动高端装备产业扩能提效,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突破崛起航空航天产业等。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县域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度重构。肩负“三核引领”重任的烟台,在山东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能否在这场深刻变革中开辟县域经济突围新路径、孕育转型升级新动能,烟台面临多重考验,也期冀更多发展新空间。 

烟台融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魏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