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融媒3月19日讯(记者 王向荣 摄影 李刚)送培训、送诊断、给奖补,在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上,烟台市工信局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数个服务机构、双十供给应用标杆、百家服务数商、千企首席信息官、万企数字化转型”“个十百千万”数字化转型提升计划,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在19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三核引领 烟台担当”主题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数据产业推进科科长赵智强介绍了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四大举措。
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活动。推广千企CIO(首席信息官)培训工作,年内举办3场以上数字化转型培训交流会,邀请行业专家、重点企业分享数字化转型专业知识和典型案例,着力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等问题,带动全市万家企业实施工业互联网提升改造。
推动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开展工业领域数字化诊断提升行动,对全市3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建立数字化“一企一档”,优选600家提升潜力大、意愿强烈的成长性企业,形成数字化诊断提升库。推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第三方评估咨询机构等单位与企业合作,深入企业一线评估数字化基础水平和企业经营管理现状,为企业精准数字化改造奠定坚实基础。
完善数字化转型体系建设。发挥烟台市数字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为企业转型的规划编制、项目论证、技术评审、标准制定等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市级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夯实本地供给服务能力。围绕基础化学原料、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食品精深加工等行业,加大政策宣讲、场景推介、供需对接力度,从点、线、面3个层次推动数字化转型,持续开展面向供给侧、需求侧的服务和应用标杆评选,年内实施200个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新增“产业大脑+晨星工厂”应用场景20个以上。
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按照《实施六大行动 聚力链式发展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意见》,针对支持数字化转型发展方面,我市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和转型升级。比如,对工业企业实施的投资50万元以上的数字化转型项目,最高奖补100万元;对新获评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最高奖补100万元;全市重点产业链领域每年评选3-5个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