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3月19日讯(记者 吕金滙)烟台多家新动力健身门店陆续关门,不少会员拿着还没消费完的会员卡上火发愁。近日,许多市民拨打“烟台民意通”栏目热线6601234,反映自己遇到的这一烦心事。
2024年8月,郭女士在位于莱山区的新动力健身台湾村店花了1880元办了一张游泳卡,这张游泳卡的使用期限到2025年10月底。“去游了没几次,店里的负责人告诉我快要闭店了,让我以后去位于芝罘区绿城的门店。”郭女士告诉记者,大概是2024年12月份,她去了两次新动力健身绿城门店,之后突然被告知以后不能再去游泳了。“店里的人和我说,我不是他们的会员,前两次只是让我体验一下,目的是想让我在那儿办卡。”后来,郭女士多次拨打新动力健身绿城门店的电话,但是一直无人接听。
记者就此事联系了芝罘区体育运动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动力健身绿城门店早在今年1月就已经关店了。记者随后又采访了烟台市体育局,烟台市体育局产业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动力健身在全市的门店都关了,原来台湾村门店的会员安置工作由莱山区教体局负责。
记者随后联系了莱山区教体局,该局副局长曲奎海表示:“莱山区共有3家新动力健身分店,目前已全部闭店。2024年12月中旬,我们联系了莱山区的多家健身机构,其中有三家愿意有偿接收新动力健身未到期的会员。对于不愿意接受有偿分流的会员,我们建议去法院起诉维权。”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至少有200多名新动力健身会员的权益受损。烟台市内的所有新动力健身店全部闭店,相关部门也无法联系到新动力健身的负责人。
山东邦典律师事务所高旭东律师分析,健身场馆跑路后会员权益无法保障的主要原因:一是会员费低,进行诉讼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二是单个政府职能部门的职权所限;三是许多“跑跑人”做好了成为民事执行失信人的心理准备和财产转移动作,即使会员诉讼成功,并不能真正拿到损失的会员费,造成赢了官司仍输了钱。“针对以上问题,政府部门应强化各职能部门的联动,主要是公检法的联动,对于跑路事件中发现的诈骗刑事犯罪行为,予以从重、从严、从快处理,从根上治理跑路事件,还市民良好健康的消费环境。”高律师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24年11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32次会议审议通过,将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此规定对于消费者的保护又上了一个台阶。目前情况下,建议广大市民不要贪图便宜盲目办卡,谨慎消费。”
“烟台民意通”栏目将持续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