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患者精神世界的“守护者”—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医疗二科主治医师谭惠

烟海e家 2025-03-10 09:25

  烟海e家3月10日讯(通讯员 丛冰)“高危职业”是很多人对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医护工作者的第一印象,铁窗高墙是人们对这里的想象,狂躁、暴力、冲动、伤人,似乎所有这些令人恐惧的字眼都在这里找到了适用的场合。然而在医疗二科主治医师谭惠文看来,她的患者不过是一群缺乏正常思维的“大孩子”,他们的心理比正常人更脆弱,需要更多的关心、关爱与呵护。

  

  设身处地思考,护佑患者心身安康

  毕业后就职于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的谭惠文,对精神科工作既陌生又充满好奇。转眼间,谭惠文在临床一线工作已经10个年头,“身病易治,心病难医”是她对这份工作最直接的感触。

  2024年5月,一名有自伤、自杀高风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住进谭惠文所在的病房。谭惠文在入院检查时,发现患者左手腕处包扎着厚厚的纱布,家属声称,患者在家割腕,伤口已经处理过了,但当地医院以病情过重拒绝收治。出于职业的严谨,谭惠文还是要求解开纱布查看真实伤情,这一看,才发现患者左腕部密密麻麻分布着数道割痕,现状惨不忍睹。“一方面我对患者家属隐瞒真实伤情感到生气,另一方面又理解他们这样做是害怕我们像当地医院一样拒收。”因患者躯体病情严重,谭惠文当即与患者家属沟通,家属最终同意先将患者送到综合科医院救治,之后再返回本院。由于伤口处理及时,患者的左手才没有落下残疾。

  但该患者返回精神科病房后,又开始拒绝服药,拒绝吃饭,谭惠文就与科里护士一起将药物研磨成粉,将饭菜打碎成糊状,用去掉针头的大针管一点点儿喂给患者。同时,每过几天还要为患者伤口换一次药,观察愈合情况。“后来,患者在放下戒备心后跟我说,他不吃饭是因为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告诉他‘饭菜里有毒’。他还跟我说起他是一名司机,症状好转后也很懊恼自己曾经的自伤行为,担心之后左手的麻木和迟钝会影响工作。他还表示,多亏我们在他生病期间的治疗和照顾。”谭惠文告诉记者。

  工作10年间,像这样的病例还有很多,谭惠文无数次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让患者在“治愈之旅”中感受到温暖、信赖、安全和希望。

  把患者当家人,最大的愿望是他们不再回来

  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精神疾病患者常被人称为“疯子”,很多人都对他们敬而远之,生怕被打、被骂。但在谭惠文看来,他的患者并不可怕,反而有许多可爱的地方。“每天跟患者像家人一样聊聊天,在了解和判断他们病情的同时,也会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谭惠文说。

  “把患者当家人”,谭惠文并不是说说而已。每逢休班,谭惠文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科里的患者,她总会抽空儿到病房里转一圈,看看患者的情况,跟他们说说话,这样才能放心地回家。“每回科里的同事都说我,怎么又来了。我家离单位不远,跑习惯了,也不觉得累。”谭惠文笑着说。

  谭惠文把患者放在心上,患者也以真心回报。一天,谭惠文接到一名患者家属的电话:“谭大夫,特别感谢你,我们家老王从出院到现在一直好好的,药也坚持吃,家里什么活儿也都能帮着干了。老王,老王,你快过来跟谭大夫说两句。”谭惠文表示,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她都打心眼里高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患者出院后再也别回来。

  像这样的“温情”故事还有很多:大年初一,谭惠文上班时,患者们抢着给她拜年:“谭大夫,过年好”;科里来了吵闹的患者,其他患者会把谭惠文护在身后:“谭大夫,别怕,有我呢”;有患者不配合吃药,别的患者就会偷偷“告密”:“谭大夫,我告诉你哈,他不听你话……”

  “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当对方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分享那些从未对外界透露的秘密或内心深处的想法时,这份被深深信赖的感觉,无疑是精神科医生独有的体验。”谭惠文说,这种感觉超越了单纯治疗成功的喜悦,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传递医者温度,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除了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和康复,谭惠文也会为内心困扰的人提供心理支持。

  一天深夜,正在值班的谭惠文接诊了一名男高中生,陪他来的除了家长,还有救援队的工作人员。在面诊过程中,谭惠文了解到,这名高中生因为早恋被家长发现,家长采取的强制措施让男孩无法接受,于是一气之下选择了离家出走。晚上,家长在与救援队一起寻找时,在五龙河畔发现了男孩的踪迹,但夜黑天高,当乌压压的一群人向男孩靠拢时,男孩看不清以为遇到了坏人,情急之下就要跳河逃跑,最终被赶来的救援人员及时抱住。大家都以为男孩想不开要轻生,便连夜把他送到了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寻求帮助。谭惠文通过诊断,发现男孩并没有心理疾病,但来也来了,为了安抚和开导男孩,还是与其进行了推心置腹的长谈,同时也对男孩父母作了心理疏导。离开时,男孩的妈妈对谭惠文连声道谢:“大夫,这么晚打扰你真是不好意思。回去后,我们一定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太谢谢你了大夫!”

  “我真的很喜欢这份职业,刚参加工作时,我的性格属于文静内向的那种,话比较少,再加上我负责的是男病房,面对患者时难免会有不知所措的时候。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大家都说我开朗了很多。”谭惠文说,“工作累的时候,感觉真的挺自我消耗,但每次看到患者出院时与家属的开心,以及对我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又会被他们治愈,有一种满足感,这可能就是这份职业带给我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