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为主线,持续优化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结构,强化资金精准管理,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特殊群体 精准兜底解民忧
针对困难群众、残疾人、孤困儿童等特殊群体,市财政局建立“分类施策、动态覆盖”的救助机制。通过将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同时,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实施专项救助。为高龄老人发放生活保障金,全市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覆盖率达100%,切实织密特殊群体“保障网”。
兜牢民生底线 动态提标增福祉
坚持统筹群众需求与财力可持续,建立基本民生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2025年,城市低保标准预计达到月人均601元,农村低保标准达月人均527元,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步优化残疾人护理补贴、特困人员供养等标准,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促发展”转变。
强化养老投入 服务升级促普惠
聚焦“老有所养”,统筹福彩公益金、上级补助等资金,推进养老服务提质扩面。一方面,支持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另一方面,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开展老年助餐等居家服务,保障特殊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助推我市基本养老服务取得新突破。同时,发放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推动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全覆盖,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协同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市财政局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优化政策供给,为绘就“弱有众扶、老有颐养、困有急助”的幸福图景贡献财政力量。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