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发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三年工作方案

烟海e家 2025-03-04 09:16

烟台融媒3月4日讯(记者 逄苗 通讯员 孔渭东)如何更好地发挥电子商务在扩大内需、促进数实融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烟台放出大招。近日,我市发布《烟台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三年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烟台在未来三年将聚焦电商与产业融合,着力构建“一核多区”的产业聚集区布局,实施“个十百千”市场主体培育计划,组织“烟台籍主播带烟台好品”等系列活动,到2027年,全市网络零售额突破9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电商企业突破1.5万家。

电子商务凭借其发展规模大、覆盖范围广、创新创业活跃等优势,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方案》提出推进产业聚集发展,按照“一核多区”的布局要求,在市区建设一个市级电商产业园,鼓励园区(基地)创建国家级、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电商示范基地,积极争取省市扶持政策奖励支持示范创建工作。打造“蓝色粮仓”、葡萄酒、烟台海参、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莱阳梨、龙口粉丝、烟台甘薯等电商产业带,推动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实现“e+N”深度融合发展。力争到2027年,全市年网络零售额过亿元的特色电商产业带超过10个。

《方案》对电商主体培育方面也有明确规定。烟台市将培育龙头骨干电商企业,积极引入知名电商平台在烟台落户分支机构或设立法人机构,搭建网络营销矩阵,力争到2027年,培育年网络零售额超亿元的龙头电商企业20家以上,超1000万元的骨干电商企业200家以上,新增电商企业2000家,新增各类网络店铺1万个。同时深化与京东、淘宝、抖音等重点电商平台的战略合作,推动电商企业升规纳统,对首次升入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且稳定经营一年以上的,按照升规纳统政策给予奖补。

农村电商如今正渗透到农业产业链全过程,快速改变着农村的商业模式、经济发展方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方案》提到,烟台将开展“数商兴农”行动,加快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挖掘当地特色农产品资源,推进农产品上行销售,组织开展“丰收节”“网上年货节”等线上促销活动。力争到2027年,各区市均应建设完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力争实现镇村电商站点服务全覆盖。推动县域快递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引导农特产品生产企业对接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供给能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和特色网络品牌。

未来三年,我市将在打造新业态场景方面持续发力。推进“好品山东 商行天下”,举办“网红烟台行”“烟台籍主播带烟台好品”等系列主题活动,线上线下协力促消费。大力发展“直播+工厂”等新模式,打造直播电商发展的良好生态。推进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能商店建设,开展品重烟台、以旧换新、国潮焕新等主题促销活动,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引导文旅相关要素的数字化转型,推进商文旅体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良好的服务配套对电子商务发展至关重要。《方案》明确,我市将强化人才培育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发展,通过“专业+实训”等方式,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力争每年培训5000人次各类电商实用人才,每年新培育不少于50名年销售超过100万元的带货主播。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参与”的原则,推进与黄河流域的电子商务领域合作,深化与巫山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东西部协作,支持我市生鲜电子商务企业帮助拓展巫山恋橙、脆李等特色产品线上销售渠道。鼓励商协会等中介组织开展跨区域合作,促进与外地优势供应链实现互通、共促,对接外地烟台籍电商企业高管返乡兴业。

“我市将以更大力度支持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平台发展,不断释放网络消费潜力,加快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烟台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支持叠加市场机遇,相信未来三年,我市各行各业将深度联网、抢抓风口,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将亮点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