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即应、一办到底、一线连心——莱山区创新“4×4”热线机制 推动民生服务效能跃升

典范莱山 2025-02-25 10:05

  “海滨小区宏川路两边的树木树枝太长,影响通行,存在安全隐患”。近日,烟台市莱山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到市级转派的热线工单后,接线员第一时间将工单转派至黄海路街道办事处,并同步启动紧急处理流程。仅半小时,由街道办事处、社区与物业组成的联合处置小组便抵达现场展开勘查。次日上午,困扰居民多日的树枝已经修剪完成。在回访时,居民张女士感慨道:“没想到一通电话,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

  这种高效响应的背后,是莱山区以“四类交办、四向联动、四方督办、四重保障”为核心的“4×4”热线工作机制持续发力,让“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 

  分级闭环:诉求处置“量体裁衣” 

  2025年1月,万象汇底商店主王先生再次拨通12345热线电话:“物业到现在都不让接通天然气管道,我的店铺一直无法正常开业!”经平台研判,该事项已重复反映2次,承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亲自介入研究,协调组织商务局、黄海路街道、物业商管及住宅商管等多方人员到现场明确责任、研究解决。在现场,各方共同敲定管道的安装方案。

  响应等级源于莱山区创新的“四类交办”机制:将群众诉求细分,配套差异化处置流程,一般事项3日办结、重复事项领导包干、疑难问题联席破解,对重复2次、3次、5次及以上的诉求分别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研究解决、区分管领导牵头调度、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直接督办,疑难事项联席交办,通过“议事会”流程进行明责,明确牵头单位推动联合办理。机制运行以来,工单平均处理时长从4.2天压缩至3.8天,2024年工单总量同比下降7.68%。区城市运行中心负责人邱树婷表示:“过去部门易陷于‘被动应答’,现在预警机制倒逼责任主体主动排查同类问题,拖延空间被彻底压缩。”  

  多维联动:基层治理“握指成拳” 

  2025年初,企业主刘先生拨通了热线电话:“我们公司在纳税和安全生产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希望能帮忙解答。”区城市运行中心快速响应,依据“四向联动”机制,组织消防、人社、市场等单位,依据各自职责协同处理刘先生所反映的问题。各部门紧密配合,深入调查,确保企业合规运营,维护社会安全与公共利益。

  这样的协同攻坚已成常态,莱山区通过创新建立“四向联动”协同办理机制,通过纵向强化“市—区—街”三级联动、横向搭建“部门联席坐班”机制,确保政务热线办理在各环节快速响应、协同推进。截至目前,通过聚焦供热、旅游等投诉热点领域,编发预警等各类工作专报114期,区政府领导带领分管口负责人到市12345热线平台接话,在区热线平台开展电话回访,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联席坐班,有效推动相关部门形成解决行业性问题的长效常态机制,成功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充电,中小学门口、农贸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停车管理,老旧电梯智慧化改造等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立体督办:群众诉求“一办到底”

  “江湖六个菜饭店门口下水道堵塞问题反复投诉多次,为什么还没解决?”2024年7月,区人大代表在专题询问会上犀利发问。被约谈的街道负责人当场立下“军令状”:三天内完成下水道疏通工作。如今,居民经过饭店门口时再也没有异味,王大爷点赞道:“这次动真格了!”  

  莱山区构建的“四方督办”体系,热线督导聚焦集中事项,两办督办聚焦疑难事项,人大督政聚焦部门“小切口”问题,组纪督察聚焦部门工作作风,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效能,确保群众诉求一办到底。通过多级督办措施,部门工作作风显著优化、工单办理质效显著提升,群众满意率、事项解决率同比分别提高11.36、19.98个百分点。

  系统保障:服务质速“双重提升”

  “暴雨导致我们商铺招牌脱落,2小时就排除了危险!”商户李先生高兴的说道。他通过热线反映险情后,区热线平台于30分钟内派单至属地街道,处置效率显著提升。这得益于莱山区强化“四重保障”,着力构建“2+1+N”培训机制,打造专业化队伍。2023年以来开展各类培训50余次,提升业务能力。同时制定《莱山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理品质提升方案》,持续优化全流程闭环管理。“我们还引入社会监督评议机制,邀请监督员71人次参与事项评估28项,确保办理透明高效。”区城市运行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热线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更是作风能力的“试金石”。莱山区打造的“一呼即应、一办到底、一线连心”优质政务热线品牌,持续推动社会诉求闭环化解、服务效能整体提升。下一步,莱山区将锚定“总量下降、质效提升”的工作目标,持续深化创新12345政务热线“4×4”工作机制,聚焦民生诉求办理痛点堵点,通过强化质效监督、深化联动督办、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等方式,全心全意搭建起政府与群众间“暖心线”,让民生服务始终“在线”。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