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讲堂:儿童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诊疗

烟海e家 2025-02-24 17:25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营养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营养缺乏性疾病的问题依然存在。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在我国5岁以下儿童主要营养缺乏性疾病中,缺铁性贫血和蛋白质-营养不良疾病负担相对较高,维生素A缺乏也需要特别关注。

  2月21日下午3:00,烟海e家与烟台毓璜顶医院联合主办的“名医讲堂”开课,该院儿童保健门诊副主任矫晓玲走进直播间,针对这三种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科普其诊疗的相关知识。

  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

  2000年中国儿童铁缺乏流调显示,中国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而铁缺乏的患病率是缺铁性贫血的4倍。目前,铁缺乏仍然是儿童贫血的常见病因。

  矫晓玲强调,无论是否出现缺铁性贫血,缺铁都会影响儿童多器官的发育。当机体缺铁时,不同器官、组织缺铁顺序不同,肝脏储备铁首先耗尽,其次是骨骼肌和肠道等组织,再次是心肌、脑组织,严重情况下才出现红细胞缺铁,也就是缺铁性贫血。当贫血出现时,大脑可能早已长期处于铁缺乏状态,而这可能会影响大脑的神经发育,从而导致神经认知等功能的改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缺铁时,铁优先保证红细胞供给,所以大脑先于红细胞缺铁,导致神经递质合成障碍。因此缺铁者即使尚未出现贫血,神经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婴儿铁缺乏及儿童缺铁性贫血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不同器官、组织缺铁的危害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更需强化筛查关注。当孩子表现出乏力、食欲不振、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家长们就需要注意孩子是不是缺铁了。

  在诊疗方面,医生通常会通过血常规检查来初步判断孩子是否贫血,并进一步检测血清铁蛋白等指标来明确诊断。治疗上,除了尽可能查找导致缺铁的原因和基础疾病,并采用相应治疗去除病因,医生还会指导给予铁剂补充和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根据WHO儿童基金会的报告,全球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五岁以下儿童存在营养不良问题,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消瘦或超重,近三分之二儿童的饮食无法保障其健康生长和发育。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问题。

  矫晓玲表示,生命早期的营养不良会对儿童造成巨大影响,患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孩子会体格生长受限、大脑神经发育受损、免疫功能降低,甚至影响远期健康,增加成年期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出生因素、疾病、年龄和喂养等问题都是造成儿童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

  儿童营养不良的管理需要积极的个体化干预。首先积极寻找导致营养不良的病因,治疗先心、早产、感染等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发疾病。然后进行行为干预,重视喂养行为,改善父母的喂养方法,改变由于营养摄入不足而导致营养不良的行为和环境,合理饮食。并且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给予营养强化,逐步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能量和相应的营养素,实现适度的追赶性生长。最后需进行长期随访检测体格生长和神经认知发育。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宏量营养素外,也应根据营养不良婴幼儿的具体情况,考虑微量营养素的补充。

  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是公认的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症之一,也是导致儿童可预防性失明的主要原因。我国儿童维生素A缺乏以边缘缺乏为主,学龄前期至学龄期应引起重视。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夜盲症、眼干燥症、毕脱斑等眼部症状和体征出现,损伤黏膜上皮组织、皮肤,出现反复的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严重时还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目前,新版共识将维生素A补充年龄段从3岁调整为18岁。

  对于维生素A缺乏的预防,矫晓玲倡导母乳喂养;遵照辅食添加原则尽早进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乳类、蛋类、深色蔬菜等;鉴于我国儿童维生素A普遍缺乏的现状,维生素A补充剂就十分关键,建议0-1岁(健康新生儿一周内补充)1500U/d,1-18岁健康儿童1500-2000U/d,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胞胎(出生后一周内补充)1500-2000U/d(前3个月按上限补充,3个月以后调整为下限)。

  详细课程,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课程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