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系列之辛庄镇大涝洼村
招远辛庄镇大涝洼村位于辛庄镇政府驻地西3.5公里处,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75户,450人,村庄占地面积300亩,耕地面积1300亩,北与小涝洼相邻。

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安、李厚兄弟由四川成都府金堂县徙居此地建村,因地势较低洼,故名涝洼村。明成化年间,六世李正方、李纯芳等迁至村北建小涝洼,该村改称大涝洼。保存有清朝和民国时期特色民居,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入选为中国传统村落、山东省传统村落。

大涝洼村整体布局是明清时遗留。村中有三条宽敞整齐的大街、十条长短不一的胡同,街道两旁排列着许多青瓦青砖的老房子。大涝洼村内现有建于乾隆年间的特色民居8栋、清朝普通民居20余栋。8栋四合院在胶东民居的基础上吸收了北京四合院的特 点。门楼上装饰着精湛的门饰,上面用浮雕、镂雕、石雕、砖刻等方式雕琢出各式各样精致的图案。

大涝洼村是目前胶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各类型历史建筑最为齐全的古村落之一。既有古民居大院,也有祠堂等公共建筑和风景名胜;村落建设和建筑细部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既是胶东帮商人在北京地区经商历史传统和清末捻军东征大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传统宗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民俗心理的形象载体,是登莱滨海古官道上商业村落和家族村落合二为一的典范;传统民居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建筑技术,既有宋元时期胶东建筑技术的传统渊源,又见证了近代以来与北京官式建筑技术的交流,体现了传统民居建造的传统和活力。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