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提效,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工业经济打下坚实基础。栖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周密部署、精细谋划,强化协调调度,采取调查问卷、座谈讨论、现场督导等方式,深入企业现场,促进企业节后迅速复工复产。截止2月12日,全市8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复工率达到100%。
强化组织领导 详细谋划复工复产
栖霞市工信局召开2次党组会专题研究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制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督导调研方案》,抽调精干力量,由领导干部负责成立6个复工复产督导调研小组,发放85份调查问卷,提前掌握全市规工企业节后开复工复产基本情况,对企业开复工时间、订单数量、用工需求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切实做到“摸排全、底数清”。其中,节日期间不放假企业10家,同兴、鸿庆、兴邦、双圆、力高等因在手订单紧迫,初六前即复工复产,春节假期生产企业15家,占总数的16.5%,为一季度工业经济充分兜底。
强化督导调研 精准掌握企业实情
正月初八上班伊始,栖霞市工信局结合企业实际,按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督导调研方案》内容,坚持“全覆盖,不漏一家”,分管领导带队,深入一线,对全市85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现场督导调研,采取座谈交流、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详细了解企业2025年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同时,发挥规上企业运行监测机制,积极与14个镇街沟通对接,增加工业运行监测频次,每日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行全方位、动态化监测、调度,精准掌握各行业工业企业未复工复产的原因和困难,及时跟进化解,保障企业稳步有序恢复生产,确保100%复工复产。
强化要素保障 提供精准保障服务
通过督导调研,全面摸清制约企业生产经营的堵点、卡点和难点,详细了解企业在用能、用工、物流、融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诉求,针对企业反映突出的“用工难”问题,由主要领导协调调度,积极联系人社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通过劳务派遣、与风电学校建立实习机制等方式,为力高模塑扩容增产解决150人以上劳动力缺口;通过与庄园、翠屏、松山等镇街,建立“农闲劳动力人力资源库”方式,解决企业用工无处可寻的难题。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与发改、农商行等单位协调,抓住一季度新增年度信贷规模时机,主动加强银企对接,帮助企业有效解决融资需求等难题,同时,发挥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加强与企业沟通对接,全面了解全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发展趋势等情况,全力做好企业生产要素保障,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