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20日)进入大寒节气,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一过,四季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大寒节气接近春节,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我国大部气温将较常年同期偏高。20日、21日,大部地区升温势头持续,最高气温20℃线将推进到湖北至河南南部一带,但是昼夜温差较大,公众请适时调整着装,谨防感冒。同时,我国大部雨雪稀少的局面还将维持。
未来三天,烟台天气如何
烟台市气象台20日发布的天气预报
烟台市区:21日白天,晴转多云,南风转东北风3~4级,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7℃。
22日,多云,东到东北风3--4级,0~4℃。
23日,多云,偏东北风3--4级,-1~7℃。
烟台各区市:21日白天,晴转多云,南风转东北风,沿海及内陆3~4级,最低气温,沿海-2℃,内陆-4℃,最高气温,沿海7℃,内陆9℃。
21日夜间到22日白天:多云转阴,局部有雨夹雪,东到东北风,海面5~6级,沿海及内陆3~4级,-4~7℃。
22日夜间到23日白天:多云转晴,偏东风,海面5~6级,沿海及内陆3~4级,-4~8℃。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气象条件不利于空气污染物扩散。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三级(较高风险)。
一氧化碳中毒潜势预报:三级(可能)。
雨雪、冷空气何时来
久暖之后,必然酝酿着一场降温。24日开始,西风槽逐渐加深东移南下,久违的冷空气将再度活跃起来,偏暖格局或将发生逆转。中央气象台预计,24-27日,将有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带来6-10℃、部分地区12℃以上降温,并伴有4-6级风。
据中央气象台中期预报,23-25日,中东部地区将自西向东出现一次较大范围降水过程。
据山东省气象台最新预报,19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天气晴到少云,20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天气晴到少云。21~24日有弱冷空气影响,全省天气以多云为主,鲁南地区局部有小雨。
21~22日,全省天气多云转阴。南风转北风,半岛地区3~4级,其他地区2~3级。23~24日,鲁南地区天气阴局部有小雨转多云,其他地区天气多云间晴。北风,半岛地区3~4级,其他地区2~3级。
据中国天气网最新预报显示
烟台26日、27日均有雪
温度也将降至零下5°C
节气物候
大寒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意思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鹰隼之类的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节气的花信风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节气养生
中医专家提示,大寒时节寒冷且干燥,也是由“冬藏”到“春生”的转折点,天气时寒时暖,养生防病应注意防寒保暖、养阳滋阴、舒筋通络,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度劳累。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许云说,大寒节气人体阳气逐渐升发,若升发不畅,又遇气候寒冷,人容易出现后背酸紧、颈腰部僵硬疼痛或者头晕眼花、胁肋胀痛等症状。同时,这一时期内火易生,体内热气若散发不出去,易导致津液被消耗,出现口舌生疮、咽喉疼痛、情绪烦躁、口苦便秘等表现。
中医专家认为,大寒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又值冬末迎春阶段,这一时节不仅要“御寒养阳重收藏”,还要注意疏泄肝气,为春季肝气升发做准备。
“饮食应从温补转变为清补,并遵循升阳散寒原则。”许云说,应少食大温大热食物,适当添加清淡的蔬菜,防止加重胃肠道负担;宜多吃木耳、芝麻、兔肉、鸭肉等补阴食物,搭配萝卜、西红柿、山楂等和胃消导食物;烹饪时加入生姜、花椒、苏叶、香菜等味辛性温的食材,还能顾护正气、驱邪防病。
“大寒节气仍然十分寒冷,人们应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宋佳艺说,这一时期仍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外出注意保暖,重点护好头、胸背、足等部位;不宜进行剧烈的室外活动,可选择瑜伽、太极拳等以舒展、拉伸为主的运动帮助阳气升发;还应怡养心神,敛气少虑,可选择读书、练字、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
专家介绍,大寒时节可通过刮痧、捏脊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松解肌肤腠理,疏通阳气走行的经脉,推动气血运行;还可利用艾灸疏散外寒、活血暖身,增强御寒能力,调整全身气血经络。此外,泡温泉可以温阳祛寒,通调血脉,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气血不通引起的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并缓解精神紧张、改善睡眠。
诗意节气
《大寒出江陵西门》
陆游(宋)
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烟海e家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山东天气、中国天气、中国气象局、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