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情回望”中见证“弦歌不辍”

烟海e家 2025-01-06 11:45

  “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透过《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我们深刻感受到:这是一个欣欣向荣、自信开放的中国,这里有改革攻坚的迎难而上,有创新发展的提质增效,有国力跃升的宏伟气魄,也有人民奋进的万千身影。

  在这里,深情回望,读懂“何以中国”的来龙去脉。“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跨越千年,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在“东方微笑”中,读懂“何以中国”的神秘与自信。在“六尺巷”里,窥见“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走进尼山圣境,大型礼乐盛典《金声玉振》堪称对孔子一生思想和儒学文化的精彩演绎……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一脉相承的华夏儿女,血脉中永恒地澎湃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

  在“深情回望”中,见证“弦歌不辍”。

  “弦歌不辍”的具体呈现是什么?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激荡产业变革,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在蓬勃生长的“中国梦”中,奔跑着昂扬奋进的万千身影。在这里,也有一大批坚守新闻理想、讲述中国故事的新闻媒体人,躬身践行“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媒体融合发展理念,凝心聚力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书写者、推动者。看,2022年12月31日烟台市融媒体中心揭牌,烟台故事更加鲜活。2023年12月20日烟台国际传播中心成立,烟台声音响彻世界。

  “弦歌不辍”的“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是什么?是“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把目光聚焦到山东烟台,眼下,我国首个核能供热商用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已启动第六个供暖季,预计可节约原煤消耗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6万吨;登上“耕海1号”海洋牧场平台,遥望正在崛起的“崆峒胜境”——今年,项目将建成以酒店、儿童乐园和海岛度假为核心的首开区,距2026年4月全面建成并对外接待游客的目标,已指日可待。从“规划图”到“施工图”直至“实景图”,“一岛”“一山”“一湾”“一街”“一城”五位一体架构逐渐清晰,烟台城市新封面,正逐步焕活。

  “弦歌不辍”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正如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所说: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没错,“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这句话的精髓是:每一个人不仅要回望历史、赓续文脉,也要立足当下、步履铿锵,更要面向未来、相信未来。

  听,“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聚焦用力。”“在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上聚焦用力。”“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上聚焦用力。”……中共山东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如是部署,“以更加主动自觉的精神,着力在干上下功夫,对确定的重点任务抓紧干,在攻坚克难上真抓实干,干出一流业绩,干出‘走在前’的样子、干出‘挑大梁’的担当。”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东正加速崛起。

  (作者: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