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留意到,人们心中似乎总怀揣着一种期待,渴望生命中的某个完美时刻降临。比如,等手头的事告一段落,就去找寻那久违的面庞;或是等到财富充裕,便毫不犹豫地将心仪之物纳入囊中;亦或是等到学业结束、职业道路平坦、市场形势好转,才敢放手一搏,追逐那些深藏心底的梦想。然而,当真正的那一刻到来时,却惊觉那份初时的热情与冲动已悄然消逝,正如宋代诗人刘过在其《唐多令·芦叶满汀洲》中所感叹的:“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人生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每当秋风送爽、桂花香浓,这首诗便跃然心间,短短十三字,尽显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深沉感慨。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这首诗记录了他二十年后再访武昌黄鹄山南楼的情景。彼时正值秋高气爽,刘过匆匆赶至南楼,面对着熟悉的景色,心中涌起的却是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有学者指出,此词蕴含三层愁绪:一是个人命运的坎坷;二是国家兴亡的忧虑;三是时光飞逝,青春不再。往昔英姿勃发的少年,转瞬间步入迟暮之年,昔日好友音讯全无,不知是否安好。此时此刻,眼前所见皆为无法复返的过往与未知莫测的将来,多重愁绪交织,最终凝结成一句饱含沧桑的感慨——“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这三层愁苦,或许并不仅限于刘过一人。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以诗寄情,而今,你我亦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体验着相似的情感波动。那么你多久未曾与老友相聚共餐?又是在何时,因生活的忙碌与责任,逐渐拉开了与好友之间的距离?当清晨的阳光照耀大地,你与那些充满活力的少年擦肩而过时,是否也会不经意间忆起年轻时的自己?“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时间以其不可逆转之势,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行,尽管它剥夺了我们回到过去的可能,但也赋予了我们面对未来的勇气。在这条永不停歇的时间长河里,我们应当珍惜脚下这片名为“现在”的土地,紧握手中的舵,勇敢驶向属于自己的彼岸,直至夕阳西下,风景如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