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鲁政字[2024]191号),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0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81项。其中,福山区非遗项目——南塗山六合棍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截至目前,福山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已达5项,分别是鲁菜烹饪技艺、福山雷鼓、福山大面制作技艺、福山烧小鸡制作技艺、南塗山六合棍。

近年来,福山区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始终致力于挖掘、保护福山区域内的非遗文化资源,2024年福山区新增27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4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福山区文化馆将继续加大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申报力度,以非遗项目为基础,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紧紧围绕非遗传承人这一核心,打造具有福山特色的非遗精品,让福山非遗成为链接福山区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南塗山六合棍


南塗山六合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程显明(已故)
在烟台福山区的南塗山村,隐藏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非遗项目——南塗山六合棍。相传,福山南塗山六合棍于明末崇祯年间由河北省沧州人于秋传入,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
南塗山六和棍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棍法体系,其棍法主要特点是“活把活用”,棍在手中走,手在棍上行,其如风之疾,水之柔,无孔不入,积水冲提,以柔克刚也。南塗山六和棍包括大棍六合,二十二进,二十二出,一百三十八手,依据《棍谱》中的“百句谏言”口诀施展,人棍合一;中棍六趟,六进六出,六十一手;小棍对练各三十六手。俗称“得了人家的棍,得不了人家的法”。



南塗山六合棍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其博采众长,融合诸家枪法、拳法之长,在丰富武术内容、传承棍法文化、传播民族文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