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为民情怀、提升履职水平,为打造“四个过硬”政协机关贡献蓬勃力量
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一级主任科员 隋东辉
如何真正做到“扛红旗、作标兵”,厚植为民情怀、提升履职水平,为打造政治站位、服务大局、凝聚共识、素质作风“四个过硬”政协机关贡献蓬勃力量,关键在人。我们的党和人民需要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需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从我自身来讲,离不开对以下四个词的坚守和践行。
第一个词,热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的短暂一生,该怎样度过,才是最有价值有意义的,我想这样的人生最应该来自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来自对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坚定理想信念,朴素为民情怀。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热爱政协这个工作岗位,关于党,我清楚地记得,2001年6月高考前夕,当我的入党申请被牟平一中党组织正式通过,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班委代表全班同学送给我一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扉页上面写到“隋东辉同学,别忘了农村,别忘了农民,别让我们失望,成为有用的人”。一晃眼23年过去了,每当想起这句话,我都感到羞愧、自省和激励。关于祖国,19年在市委党校学习时,我上讲台围绕我们国家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行了演讲,党校同学们听到一个个真切具体的数据,和我一样感到无比自豪。这些数据到2022年已更新完成,党领导我们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10.3亿人拥有了基本养老保险,13.6亿人拥有了基本医疗保险。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令人感叹。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才是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精神特质和责任担当。关于人民,我想到了我的爷爷奶奶,他们都是乳山农村一辈子耕种的农民,没坐过飞机火车,没见过高铁地铁,到过最远的远方就是烟台威海,吃过最对味儿的美食就是土豆饼、槐树花包子。他们一生与人为善、真诚质朴,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能考上北京的大学、考上公务员、为农村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现在他们已离我远去十余年,不知道站在这里此时此刻的我,有没有令他们感到失望。只有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得到根本践行。
第二个词,作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在政协工作中,首先是对党纪国法、机关各项规章制度的敬畏和遵守。从反腐败、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工作到文稿把关、请示汇报制度的建立完善等,无不影响到机关的科学规范高效运行,无不考验着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二是对自己经手的每项工作,态度和细节的孜孜以求、始终如一。比如与上级政协、兄弟部门、区市政协工作联络时表现出的高素质、高水准,对自己经手的综合文稿的字字推敲、精确表述。三是效率和执行力。很多工作不讲效率、逾期完成,就折损了大半效果甚至彻底失去了价值。在执行力的问题上,如果每项工作都推诿扯皮、敷衍了事,那“四个过硬”机关的打造就成了空中楼阁、水中倒影。
第三个词,学习。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比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山川湖海。比如茅盾文学奖的历届获奖作品中,你能从中读到一个时代的缩影,也能从种种大人物小人物的命运中读懂自己的短暂一生应当如何好好度过。世界名著《月亮和六便士》主人公的一生告诉我们,读书让人拥有更清醒的认知,哪怕深陷泥泞依然可以仰望星空。《百年孤独》的作者想传递给我们,虽然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但保持心境安静中的丰富、乐观中的清澈,认清生活的真相后我们依然可以热爱生活。读书和学习还可以帮我们拥有更好的逻辑思维、哲学思维、创新思维,更好地把握理论与实践、外在与内在、整体与部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大学时有幸听过中国宪法学之父许崇德教授和中国刑法学之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授予的“人民教育家”高铭暄教授以及民法典主要起草人王利明教授的课,他们都反复强调了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对建立与时俱进的法学思维的重要性。读书和学习是我们一生的挚友,陪伴我们、帮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四个词,感情。一个机关的风清气正心齐劲足,有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我想离不开机关制度、作风、文化建设的日趋完善、日积月累,也离不开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彼此信任、尊重、有感情。这份感情从哪里来,从真诚沟通中来、从互相学习中来、从彼此关心中来、从共同奋斗中来。首先我想说的是,珍惜这份茫茫人海中相遇、共事的缘分和时光。人生短短几十年、三万多天,我们相伴走过几年甚至三十几年的工作时光,如果能结下深厚的友谊、留下美好的回忆,不辜负对方其实也就是不辜负自己,希望我们在垂暮之年偶遇在美丽港城的某个街角,还能目光清澈、心生喜悦甚至满怀深情。回首工作的19个年头,最能铭记的往往都是和志同道合的同志们一起分担辛苦、分享喜悦的那些瞬间,在青岛市市南区云南路街道参与旧城改造,在青岛团市委参与08年奥帆赛志愿者招募、培训、运行,在烟台团市委参与烟台共青团历史资料编撰,在市政协和大家一起为历次全委会的成功召开贡献力量。其次我想说的是,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成长经历、工作履历、性格喜好皆不同,岗位有分工、晋升有快慢,但只要我们真诚善良、互帮互助,努力看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那么建立彼此的信任、尊重,为了共同的愿景结下战斗的友情就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我夜晚路过政协机关北面窗户的点点灯火时,想到办公室、研究室的同志们又在加班加点,都顿觉他们的不易,也鞭策自己每次向他们提供工作材料时再及时一些、再仔细一些。当我自诩人民大学法学院毕业、文笔不弱时,看到士杰、一菲的文章既有高度深度广度又有文采同理共情时,我才发现自己在文字工作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我自认为已过不惑之年、可以喘口气、歇歇脚时,想到已经退休的机关模范党员陈豪主任和看到步入知天命之年的老孟面对委员工作室的繁杂工作始终充满热忱、无怨无悔时,我都深感羞愧,唯有更加努力。当我看到离退休干部科和行政接待科的工作在老魏、老尹的辛勤付出中更加完善、更上台阶时,我才明白我曾经工作过的岗位,自己以为的很好其实可以更好。
最后,我还是想用曾经最火热纯真的青春里,高中同学给我一个预备党员的寄语勉励自己:“隋东辉同学,别忘了农村,别忘了农民,别让我们失望,成为有用的人。”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不负党和人民,务实担当、奋发有为,为打造“四个过硬”政协机关持续贡献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