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热爱,久处亦怦然
市政协研究室宣传信息科二级主任科员 滕一菲
相识、相伴十余载,总想为政协写点什么,哪怕是仅仅记录下每次的感动也好。怎奈每每落笔总是担心笔拙而心存敬畏,便将这种感动一直深藏于心。如今,借开展“我的政协情怀”主题征文活动的机会,终于能把素日里的感悟凝结成字字句句,让那些“开不了口”的感情如涓涓细流般从笔端倾泻而出。
与君初相识
大学期间作为预备党员参加培训时,学校主讲思想政治课的老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由来和内涵以及统一战线的发展历史那详细深入又生动的阐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那时的我,对我国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解还多停留在知识记忆的层面。
2013年夏天,我刚到党派机关从事组织宣传工作的第一个月,时任科长带领我到我们政协宣传信息科对接工作,那是我第一次来到市政协。在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政治协商”这个词具象化了,它不再只是那个记录在书本里的词汇,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与我相关。我至今都清晰记得,那年夏日午后,微风吹拂,政协小院的大门口内并排长着两棵大杨树,阳光透过树枝,洒满了整个前院。
与君常相遇
各民主党派作为政协的组成界别,政协自然是各党派机关联系最密切的单位之一。十年来,在跟“政协人”相处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清爽”。政协大家庭,就像拂面清风,清爽不失灵动,干净亦有温度,这股“清风”吹开的是万物生长的沃土。作为党派机关干部,十年间,在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事业提供的成长沃土里,我不断汲取营养,向下扎根,向阳生长。
在党派机关从事宣传工作期间,恰逢市政协刊物《烟台政协》创刊,从此每期必投稿成了我的执念,那些年,《烟台政协》成了刊载我供稿最多的市级刊物之一。
从事信息工作期间,我有幸多次作为党派机关优秀社情民意信息员参加市政协组织的外出培训。犹记得,2018年夏天,在井冈山,大家身着红军服重走挑梁小道时,用那坚定的步伐走出的信仰的力量。犹记得,2021年夏天,在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楼里有幸聆听到的重庆市辖区的一位政协副主席声情并茂地讲授如何做好政协参政议政工作,那是一场难得的关于政协工作的知识盛宴。
参加两会和服务两会是各党派机关每年春节前最重要的工作事项。十年间,我先后多次被抽调到省政协、市政协担任两会期间小组秘书工作,通过近距离参与政协全体会议,服务大会,我看到了政协同事们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看到了政协委员们昂扬的精神风貌,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了我们政协工作。而作为党派机关干部,每年两会前积极撰写和提报党派集体提案也是必备科目。
十年时光,让我深感政协工作不止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更有意思、有价值、有意义,不止给各民主党派成员提供了干事的平台、学习的机会、成长的沃土,更给了我们“家的感觉”。
与君共前行
两年前的初冬,我来到政协,融入政协,从全面参与筹备十四届二次全体会议提案相关工作开始,到今年从事宣传和信息工作,我有幸亲历了十四届市政协酝酿非凡、格局渐起的奋进征程,深切感受到“大协商”工作格局所蕴含的时代高度、力度和温度。这是我眼中高位谋划、建章立制、团结奋进、赓续前行的一届。十四届市政协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新时代政协工作的主线,系统打造“仙境协商”工作品牌,一场场高规格的协商会议召开、一份份重量级的文件出台,构建起党委重视、部门参与、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协商”工作格局,形成的界别聚合效应,奠定了新时代地方政协工作“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战略高度。这是我眼中推陈出新、多点突破、微光成炬、增进福祉的一届。十四届市政协以党建为统领,四联四带、五级党组织、功能型党支部,第一议题、初心论坛、政协讲堂,扛红旗、作标兵,十优评选、四个过硬,一委一品,领导带领着我们牢记“凝聚起来、落实下去”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从推动4条产业链发展,包帮47户倍增计划企业,到谋篇布局把“界别同心汇”建在产业链上,再到“百户企业调研”千方百计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政协在经济发展主战场上的作用持续有效发挥,政协工作不断从“幕后”走向“台前”,各领域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新时代地方政协工作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别样张力。这一届,烟台政协工作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政协委员履职热情高涨,“四好委员”在经济一线上做强主业、在参政议政上成果丰硕、在乡村振兴上引领潮头、在公益道路上笃定前行……“立足于干、有为有位”,十四届市政协用其独特的魅力,将各领域优秀人士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大家亮出奔跑者、奋斗者的姿态,全力以赴、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值此具有重要意义之年,根据组织安排,我在盛夏时节奔赴省政协办公厅信息处“以干代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学习。我深知,在这样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年份里能到省政协机关工作学习,是我与政协难得的缘分。我告诫自己,要倍加珍惜学习机会,牢记组织信任和领导嘱托,勤勉踏实,努力工作。65个日日夜夜,1833篇全省和全国视角信息初审的集中打磨,在省政协有关领导同事倾囊相授和自己日复一日的努力中,这段宝贵的经历画上了句号。在省政协信息处工作期间养成的“学习、思考、落实”工作模式,持续不断地“输入、整合、输出”,为回来以后做好烟台信息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工作十余载,何其有幸,我还是我。我之所以还能是我,是因为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事业一直在包容我的棱角,鼓励我的特长,培养我的能力,保护我的天真。
不止是我,在烟台政协这方充满爱与正能量的“同心圆”里,只要是怀揣梦想、砥砺奋进、积极向上的人,都能找到舞台,得到滋养,收获成绩。
诗歌年华过往,依旧惜君如常。如今,身在政协,唯有感恩。感恩政协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位同事,感恩政协组织的清风朗月和清音同心。一路走来,无论工作内容、工作路径和载体如何变,服务统一战线和政治协商事业、向光而行的初心不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情怀不变,求真务实、勇于革新的作风不变,且会永远伴随着我一路筑梦,砥砺前行。
愿多年后,我还是当初在政协小院里大杨树下细数阳光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