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金岭镇:“1+2+3+N”打通基层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

金都招远 2024-12-23 09:01

  近年来,招远金岭镇党委立足建设高质量党员干部队伍,采取“1+2+3+N”举措,加强镇党委党校专业化建设,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打造“1”个培训阵地

  依托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金岭镇大户陈家村及金岭镇驻地优势资源打造4个教学区、22个特色教学点的阵地。立足生态优势和红色资源,围绕政治理论、政策解读、职业技能、廉政教育等培训内容,量身制定培训套餐,有效满足多样化的培训班次和需求。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培训场地、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管理制度、有经费保障”的“六有”标准,因地制宜对大户陈家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规范化标准化完善镇级党委党校,2023年金岭党委党校获评全市唯一“山东省重点乡镇党校”和“烟台市十佳乡镇党校”。

  组建“2”支师资团队

  采取“内选外聘、专兼结合”的方式,统筹好领导干部、党校教师、“三类书记”、村级致富能手、榜样人物、老党员、“土专家”“田秀才”等9类群体,根据各类学习培训需求,适时增设新课程,通过不断调整、补充和优化师资力量配置,保持师资队伍授课活力。在内选上,依靠自身师资力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百人讲师团”;在外聘上,创新“订单式”授课方式,加深同高校院所的联系合作,并邀请市委党校优秀讲师定制特色课程,深入开发专题党课。截至目前,已开展党校特色培训30余期,培训党员6000余人次。

  采取“3”组教学模式

  以践行党校初心、提升学员素养为目标,在认真分析校情、学情基础上,探索推进“分层分法、提质增效”教学模式。实施清单化教学。将教学计划作为党校工作的重要一环,详细制定年度党校教学清单,推行“计划+实施”教学方式,明确办班时间、内容、对象和形式,有效提高授课质量。实施分类化教学。将镇机关党员干部、村党组织书记、村“两委”成员、农村党员、流动党员等全部纳入主体培训范围,开设村支书“廉政班”、村主干“治理班”等特色班次。同时,不断拓展对外培训业务,积极承接全国各地培训班次,完善课程体系建设,逐步构建形成多元化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实施制度化教学。按照“科学建制,科学实施”的目标,累计建立教师管理、学员守则、档案管理等各类规章制度7项,为打造现代化管理、规范化运营、科学化教学的党校提供保障。

  采取“N”种教学内容

  围绕“教什么”,积极开展教育培训“精准滴灌”。一方面,围绕党性锤炼“教”。坚持“党校姓党”,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积极探索“板凳式”党员干部教育模式,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推动近百名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把理论付诸行动、把政策吃透讲明,不断扩大党员干部教育覆盖面、影响力。另一方面,围绕课程提升“教”。组织农业专家以及种养大户等开设适宜本镇特色、群众呼声较大的专业培训班,今年以来,依托“乡村振兴培训班”,先后开展阳光玫瑰、小米、大樱桃等特色种植经验交流活动10余场,带动1000余名村民走上创业共富路。同时,聚力打造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特色突出、实用性强、教育面广的乡镇案例课程,不断为党员拓思路、增本领。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