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两个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审验典型案例入选住建部“十四五”热点培训教材

烟台住建 2024-12-19 09:19

  近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十四五”热点培训教材--《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安全水平提升典型案例集》出版。该教材汇编了全国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审验典型项目中具有代表性的9个案例,烟台市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亚东柒号文创园两个项目成功入选,为全国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审验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

  一、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案例情况

  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内保存最完整、最有特色、山东省内开埠最早的近代历史文化街区之一,完美展现了近代城市开埠建设历史轨迹。2021年以来,烟台市抢抓获批国家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试点契机,以保护和展示烟台开埠历史文化为主题,与烟台山景区融为一体,采用整体保护性修缮、运营模式,致力于打造体现烟台特色、彰显文化内涵的文物连片保护利用示范案例,构建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精品旅游产业集群。目前,街区焕然一新、游人如织,成为集“核心景区+集散地+目的地”于一体、具有标志意义和鲜明特色的山东文旅新高地、烟台旅游新地标。

  (一)政策难点及解决办法

  古建筑消防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缺乏,现代建筑法律法规也不能完全适用,导致街区保护出现无据可依的局面。再加上古建筑自身环境、材料等特殊原因,消防安全要完全经由理论体现在统一的规范当中就变得相当困难。

  为此,市住建局牵头编制《烟台朝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改造项目消防设计评估报告》,通过制定合理设置防火分隔、加强区域联防联控的防火设计方案,保证了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为街区建筑利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路径和操作依据。

  (二)技术难点及解决办法

  街区内建筑普遍存在耐火等级较低、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设施不完善、安全疏散设施改造难度大、灭火救援力量不足且难以深入街区等问题,受条件限制无法达到现行消防设计标准。

  市住建局迎难而上,创新“集中保护、连片利用”的“烟台路径”:结合街区特点,统筹编制街区规划方案,按照超前谋划、考古先行、跟进研究的思路,对街区内建筑物分类确定改造利用方案并组织实施,最大限度保持历史街巷景观风貌特征以及原有历史空间尺度。一是根据街区内建筑类别评价和公共空间规划,从保护传统空间格局入手,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原则,对朝阳街历史街区的建筑提出分区保护与更新模式。二是创造性地提出防火控制区、防火组团、区域疏散安全区等概念,解决防火间距改造难等问题。三是加强“人防”“技防”等应对措施,适时视情组织专家评审,研究解决消防审验难点、卡点、堵点问题,全力保障消防安全。

  (三)具体实例:建筑防火间距不足问题解决办法

  街区内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多为自建,未进行统一规划,建筑物间距小、建筑密度大,除主街两侧建筑防火间距能达到6~12m外,其他街巷建筑防火间距均难以满足现行标准要求,若火灾发生,极易造成火灾蔓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根据街区和建筑特点,将整个街区划分为7个防火控制区、50个防火组团,每个防火控制区建筑总面积不大于2万平方米、防火组团建筑总占地面积不大于2500平方米。防火控制区之间、组团之间等不同使用功能的场所,通过利用城市街道、水系、广场、绿地等天然防火隔离带或采用防火墙等其它有效防火措施进行防火分隔;组团间及组团内改造的历史保护建筑酌情采取适宜的强化措施。

  防火控制区及防火组团示意图

  二、亚东柒号文创园案例情况

  亚东柒号文创园由原亚东标准件厂车间、厂房、办公楼、仓库等6栋旧建筑物改造而成,被列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原亚东标准件厂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所设立开发区内的第一家合资企业,成立于1985年7月,是当时的明星企业。为盘活闲置资源,在保障消防安全前提下,将工业、艺术、人文三大元素相融合,实施建筑、景观一体化改造,聘请一级物业资质企业统一运营管理,先后吸引30余家商户入驻,出租率高达95%,成为集展览、博物馆、主题餐厅、创意咖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创园区,既实现了厂房改造利用,又保留了城市工业记忆。

  (一)政策难点及解决办法

  在旧厂区改造利用中,因为历史客观因素和现状条件制约,现行消防技术标准难以执行,尤其是功能转化时,缺乏具体的技术标准作为指引,导致旧厂区盘活利用、转型升级的可操作性难度加大。

  为此,市住建局联合有关部门制定《烟台市既有建筑改变使用功能规划确认工作规则》,突破既有建筑改造政策瓶颈,创新提出规划手续豁免制度,方便企业开展既有建筑改造利用,为项目改造功能认定难题提供政策依据。印发《关于规范既有建筑改造工程办理建设消防手续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管理制度,强化消防施工全过程质量监管,保障既有建筑改造质量和安全。

  (二)技术难点及解决办法

  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性质截然不同,在总平面布局、内部平面布置、耐火极限、安全疏散、消防设施配置等消防改造利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尚缺少针对性的技术文件作为指导,转型升级存在突出问题。

  一方面,编制《烟台市旧厂区改造利用消防设计审查技术导则》,对改造中部分难点内容作出适当调整和优化,为旧厂区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以项目为导向,依据旧厂区竣工时间、结构形式、手续办理情况以及改造后的不同使用功能,实施分类改造。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上按照现行标准执行,受条件限制确有困难的,可适度按照旧标准进行放宽,但放宽应以不降低原建筑消防安全水平为原则。

  (三)具体实例:安全疏散改造难度大问题解决办法

  改造后,建筑使用功能改变,原疏散楼梯形式、疏散宽度、安全出口设置数量及位置等难以满足现行标准要求。

  考虑建筑不超3层的实际,由敞开楼梯间改为封闭楼梯间有困难时,敞开楼梯间与走廊之间设挡烟垂壁进行分隔;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数量和宽度不足时,利用钢结构连廊联通屋顶平台,解决疏散问题;在疏散宽度不足的情况下,增设室外疏散钢梯,喷涂厚涂型防火涂料,满足室外楼梯的耐火极限。

  下步,市住建局将以典型案例入选国家教材为契机,聚焦消防审验工作的难点、堵点问题,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创新思路和优秀做法,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加快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烟台经验”,继续推动烟台市消防审验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