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栖霞翠屏街道紧跟上级安排部署,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拓宽社区慈善基金应用场景,创新实施“慈善+”发展模式,以基金赋能环境优化、纾困扶弱、文体活动,推动慈善资源有效配置,将为民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2024年9月获评山东省“金种子”优秀慈善基金,实现“小基金”撬动“大民生”。
“慈善+基建”,优化环境促发展。重点聚焦道路、井盖、管网等基础设施,采取“爱心企业捐助、志愿者出力、社会公益组织支持、居民主动参与”形式,实施全面整修。改善社区环境。着眼消除社区“藏身边的隐患”,保障群众“脚底下的安全”,在翠屏街道慈善基金会统筹下,“翠亭金”“向阳红”等5支社区基金全面发力,组织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热心居民等10余人成立需求摸排队伍,定期摸排社区路面、井盖破损情况,筹集资金维修更换破损井盖100余个,修缮公共厕所1处,疏通2处堵塞管道,修补2处破裂管道,清理社区环境卫生,优化居住环境,让“忧”居变“优”居。畅通园区路网。坚持对上争请、多方协同、靠前服务,依托“红润栖霞·情暖翠屏”爱心企业协会,筹集资金10万元,对园区信邦路、德丰路等1200平方米路面进行修缮,进一步提升园区功能,实现便民利企。修缮农村道路。积极争取市交通部门等单位支持,修缮、硬化栗林村等山道40多公里,方便果农运输。

“慈善+民生”,纾困解难谋幸福。重点聚焦“一老一少一困”人群,通过“市慈善总会补助、爱心企业赞助、社区居民捐助”筹集善款,开展精细帮扶。济困扶弱暖民心。坚持“积小善,成大爱”,通过居民需求问卷、网格摸底调查筛选亟需帮助的困难群体,依托社区基金,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年初为困难家庭送去救助金共计3.75万元;在端午节、中秋节等走访慰问特殊居民,送上米面等慰问品;带动党员干部,帮扶群众20万元,温暖困难群众“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爱老敬老显温情。坚持将老年人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筹集社区资金2万元,利用重阳节等时间节点,对高龄重疾、行动不便等特殊老人开展走访慰问,送上生活物资;开展“健康义诊·老有所‘医’”“无‘微’不至·情暖夕阳”等系列服务活动22次,惠及居民800余人,让老年群体既能“老有颐养”,又可“乐享桑榆”。关怀助学促成长。坚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依托慈善基金平台,为社区内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的学生设立爱心助学金,资助学生14人次,发放爱心助学金1万元,带动爱心物业发放助学金5万元;开展“幼苗呵护·幸福成长”等系列服务活动4次,助力学子全面发展、启航未来。

“慈善+文化”,精彩纷呈强氛围。重点聚焦文体旅惠民,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培育文艺团队、办好文体赛事”方式,丰富活动形式。体育赛事“开足马力”。着眼以赛促兴,引入社区资金提升赛事质量,10月27日,承办2024第十四届齐鲁赛车英雄会·烟台站暨栖霞黄燕溪谷“兴邦杯”越野摩托车耐力赛,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骑手参赛,有力推动农文旅融合,擦亮果都城市名片。文艺汇演“好戏连台”。秉持“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理念,利用社区资金,赞助文艺巡演6场次,资助12支表演队伍,参与市级活动2场次;11月21日,举办“‘翠’乐欢腾 ‘屏’展风采”文艺大赛,共有16支队伍、200余人参加,线上线下观看群众达9000余人,将“文化盛宴”搬到百姓家门口,有力推进移风易俗,实现“文化进万家”。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坚持把文化惠民融入日常,开展“家风故事我来讲”“幸福集市”等系列文化活动10余次,播放红色电影10余场次,举办节日主题活动6场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下步,翠屏街道将继续以社区慈善基金为支点,不断探索完善“慈善+”发展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应用场景,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让更多人民群众受益,为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翠屏力量。
编审: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