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呈现基层工作者真实工作状态,记录“突破芝罘”起势蝶变、次第花开的成长故事……即日起,芝罘区融媒体中心开设“街谈巷语”栏目,聚焦芝罘区发展县域经济、优化基层治理、增进民生福祉的“暖心人”与“创新事”,讲述“新芝罘 更幸福”的微故事。
停车场整齐规范、活动角温馨有趣,进入冬天的凤凰台街道西大院依旧生机盎然。走在小区路上的居民张先生脸上笑容满面:“从前西大院混乱无序,如今焕然一新,靠的是‘了不起的荷包’维修资金发挥的作用!”

今年6月,凤凰台街道成立“了不起的荷包”,用于破解社区治理资金缺乏,发挥群众自治、多元共治的治理力量,可以快速、灵活、精准地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截至目前,共吸纳辖区16家物业企业、爱心商户及个人出资,累计筹集基金32000元,促成近10个微项目。
“荷包”有啥用?
社区的大事小情有人管、有钱办、有章循
走进凤凰台街道的老小区,原本塌陷的地面被修补一新,随处乱晒的衣物也有了统一晾晒区,几名老人坐在新增的休闲座椅上唠着家常,好不惬意。
“一笔资金,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在这个小区住了十多年年的张先生坦言,过去西大院的环境可不像如今这样整洁。那时,车辆乱停,楼顶漏雨,公共水管破损,街坊们没少抱怨。
而如今,居民将自己的“急难愁盼”上报社区,社区申请使用“了不起的荷包”资金,不长时间这些“愁事”就被解决了。
凤凰台街道楚凤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晓慧表示,“了不起的荷包”由辖区物业企业、爱心商户等社会资源共同注资,专门用于修缮老旧小区没人管、呼声高的急事、难事、忧心事,目前解决了西大院等小区的楼栋漏雨、楼道感应灯损坏、休闲场所不足等问题10余项。

在楚凤六街小区,居民反映小区便民晾晒区的晾衣杆生锈、栏杆松动,影响居民使用,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随后,网格员对三堪大院、楚凤六街、凤凰台路87号楼3个老旧小区,5处便民晾晒区进行巡查,发现共有生锈晾衣杆7根、栏杆松动2处,网格员立即将情况上报社区,社区启用“了不起的荷包”购买晾衣杆、加固螺丝等物资进行维修加固。

凤凰台街道辖区共有老旧小区37个,房屋漏水、私搭乱建、道路破损等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有了“了不起的荷包”后,凤凰台街道各社区的大事小情有人管、有钱办、有章循。
“荷包”从哪儿来?
社会各界筹一点、捐一点、少用一点
“了不起的荷包”除了由辖区物业企业、爱心商户等社会资源共同注资,社区居民的爱心捐赠也占有一定比例。
“在宣传我们‘了不起的荷包’的时候,社区居民赵雪娣听说这个荷包除了可以改善人居环境,还能帮助困难儿童,立马带着2000块钱来了社区,说什么也要向‘荷包’里注入自己的一份力量。”王晓慧说,“收到老人心意后,我们就把这笔钱专门作为帮扶困难儿童上学用,平时给孩子买一些新的文具、冬天给孩子买一身新的羽绒服等。”

除了物业、居民注入的资金,“了不起的荷包”在使用时也十分注重“开源节流”。
楚凤社区辖区内有一处电箱的围栏年久失修,已失去围栏保护的作用,王晓慧在辖区内找寻了各家可维修的店铺,最终找到一家店给出了最低价格5000元,即使这已经是辖区内可提供的最低价格,王晓慧还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社区资源置换价格,最终以600元的价格成功维修。
“这家店铺的员工参与社区相亲会后成为社区的志愿者,愿意以成本价帮助社区维修电箱栏杆,我们这才能以600元的最低价格维修好围栏。”王晓慧欣慰地说道。
“社会企业筹一点、爱心人士捐一点,使用时少花一点,‘了不起的荷包’用‘小杠杆’撬动基层治理‘大效能’。”凤凰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政法委员张译丹表示,“了不起的荷包”自6月份成立以来,共吸纳辖区16家物业企业、爱心商户及个人出资,累计筹集基金32000元,促成近10个微项目,实实在在成为了“了不起的荷包”,让居民在家门口对精致舒美生活可感可知。

荷包里虽然有钱了,但长远来看还需要源头活水。为实现基金可持续运转,凤凰台街道推行“公益+低偿+市场”多维模式,为社区基金注入“源头活水”,通过开展“小越的夏令营”“星汇夜校”课程拓宽销路、增加收入,截至目前,向基金池注入资金1000余元,实现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接下来,凤凰台街道每两个月召开1次“监管会议”,向居民代表、捐款单位公示“荷包”使用情况,确保钱用在刀刃上。
编审:纪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