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起,“号角”响。与陆地上的春播秋收不同,每年的11月份是海岛上的“冬耕期”。
渤海深处,从南向北,在各生产场地、渔村码头、养殖海区,渔民们起早贪黑、顶风冒寒,各种应季生产海陆接力、齐头并进,勾勒出一幅火热的“冬日耕作图”。
在黑山乡的海岸线上,一排排色彩斑斓的养殖浮球点缀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宛如一幅生动的海洋画卷。渔民们身着防水衣裤,头戴遮阳帽,忙碌地操作着船只,穿梭于生产场地之间。他们熟练地提起沉甸甸的牡蛎养殖笼,随即运往岸边进行进一步的分拣。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质的海水资源,黑山乡一直以来都是牡蛎养殖的理想之地。随着倒笼工作的持续推进,渔民们对即将到来的丰收充满了信心。他们相信,通过辛勤的努力和科学的养殖管理,一定能够收获满满。
目前,黑山乡牡蛎养殖面积约4000亩,养殖数量达42万笼;扇贝养殖面积约734亩,养殖数量达7.2万笼,近海养殖年收入可达1300万元。
海天相接处,曙光初现,大钦岛开始忙碌起来。在“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带动下,从收割晾晒加工入库,到初冬季节的夹苗挂苗,大钦岛人几乎一整年都在围着海带转,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海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往来穿梭,采苗、夹苗、挂苗等海陆接力作业,吹响了一年一度海带夹苗“突击战”的号角。
“11月是海带夹苗的季节,我们从早晨3点夹到下午3点,一般可夹200来根,这一天的工作就完成了。”海带夹苗看似轻松,但东村夹苗大嫂孙亚雯一语道出其中的辛苦。
“一天不闲着,尤其损伤指甲盖。但大家一起干活也热闹,累并快乐着。”渔嫂肖海英两只手不停地忙活,说起夹苗的过程还乐在其中。
“我们5点下海,我在中间负责传递苗绳、系坠子,预防风浪大把苗绳打到架子上。”小浩村养殖二场工人唐道祥边作业边说。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今年9月底,大钦岛乡党委、政府组织乡村两级海带养殖企业远赴大连、威海、烟台等地考察采购优质海带苗种,实现以“B013”“E25”“东方新品种”为主要海带养殖品种,拓宽海带养殖面积达1.3万亩、近300万绳。同时,推动渔业产业由内湾向外海、由低产向高产高优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发展。
在小钦岛乡小钦岛村,随着海带夹苗工作的全面展开,渔民们的生产热情如同潮水般高涨,整个渔村呈现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劳动景象。
海带夹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全年收成。因此,养殖车间内,渔家妇女们戴着头巾,身着厚衣,手持特制的夹苗工具,熟练地将一株株嫩绿的海带苗夹到养殖绳上。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渔民们对这项工作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待。
随着海带夹苗的有序推进,小钦岛乡的渔业生产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渔民们的辛勤劳动不仅为自己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也为小钦岛乡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小钦岛乡的渔民们正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渔家的奋斗故事。
凌晨4点,南隍城寂静的海面被“突突突”的机器声划破,每天持续12小时的虾夷贝稚贝抢收工作赶在晨曦前就开始了。5月采购的虾夷扇贝苗来到“新家”时还很袖珍,经过三至四次吊笼、卸笼、倒笼、清洗、筛选、重新装笼,贝苗逐渐长大。
南隍城海域产出的虾夷扇贝稚贝,通过按季节提降水层、增加台筏长度、扩大挂笼间距等措施,会生长得个体健壮、规格标准、成活率高,深受用户青睐。今年,南隍城购进虾夷扇贝稚贝苗8亿粒,保苗8亿粒,预计产出2亿粒稚贝,产值1400余万元。
南隍城乡作为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区域,一直注重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发展的平衡,着力加强海洋牧场建设,坚持立体生态养殖,上层保持藻类3000亩规模;中层购进虾夷扇贝稚贝苗种;底层底播海参、鲍鱼苗、海胆苗,实现了藻贝海珍品立体化养殖。同时,大力发展海洋牧场,积极向深远海养殖掘金,先后在“蓝色粮仓”产业园核心区底播虾夷贝稚苗、马粪海胆等4000余万枚,延伸产业链条。
渤海深处,“海洋牧歌”越唱越响,丰盈着一座座“蓝色粮仓”。
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陈崇峰 王烨 韩扬 葛怡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