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11月18日讯(胶东在线记者 王竞男)翠柏青松伴先烈,丰碑矗立颂英雄;鲜花寄哀思,传承慰英魂。在胶东革命烈士陵园,任常伦先烈的全身铜像静静伫立在那,始终眺望着家乡的故土。11月17日,在任常伦牺牲暨“任常伦连”命名80周年纪念活动上,常伦庄村、丰仪店村(任常伦妻子之村)、“任常伦连”在胶东烈士陵园任常伦英雄墓前联合举办了纪念活动。
任常伦是龙口家喻户晓的大英雄,1940年8月,他义无反顾地加入八路军,入伍四年多,先后参加战斗120余次,犹如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捍卫着自己的家园。任常伦最后一次回家养伤时,他的妻子慕桂莲泪如雨下,任常伦却淡然一笑:“没事,打仗哪有不流血的。等打走了鬼子,俺和你好好过日子!”两天后,任常伦告别妻子重返战场。1944年11月,在海阳长沙堡战斗中,任常伦带领全排32名战士与敌军600余人殊死搏斗,当他连续刺死第5名日军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3岁。
这种如钢铁般坚韧不拔的意志与精神深深感染了胶东人民。在1945年那个吃不饱饭、衣服常打补丁的年代,胶东人民毅然用自己的铜钱、铜碗捐出了一尊重达5000斤的铜像,任常伦的事迹和精神也口口相授,代代相传。
岁月如梭,故事聆听者变成了故事讲述者。84岁的常伦庄村民王宝德从2014年起便在村里为客人义务讲解任常伦的故事,说到动情处就会唱起《战斗英雄任常伦》这首歌。“任常伦事迹展览馆从2021年12月13日正式开馆运营,每年接待的参观人员达三万多人,最多的一天达到一千多人。”常伦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忠金介绍说。2022年,田秋燕接过红色文化宣讲的“接力棒”,开始担任任常伦事迹展览馆讲解员的工作,“小的时候都是听家里的老人讲任常伦的故事,没想到当时这颗启蒙种子在这二十年里发了芽生了根,我从听故事的人变成了讲故事的人。”“没有子弹有刺刀,人在阵地在!”每每谈起任常伦在海阳长沙堡战斗的场景,田秋燕都会热泪盈眶、细致地讲述,仿佛当日的战斗场景就浮现在她的眼前。从听故事变成讲故事,这是一种奇妙的传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红色文化注入了活力,在家乡土地上续写着革命先烈的红色传奇。
当年的丰仪店战斗,任常伦也加入其中。丰仪店村不仅是革命先烈任常伦遗孀慕桂莲的娘家,也是一个拥有厚重红色底蕴的村庄,八路军山东纵队5旅13团“钢八连”的53名干部战士就长眠于此。1942年3月30日,他们在龙口市丰仪店村南与日寇的战斗中牺牲。丰仪店百姓目睹了战斗经过,参与运送伤员、打扫战场和掩埋烈士,“虽然百姓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是仍然把他们当亲人一样祭奠,这一坚持就是82年。”龙口市丰仪店村党支部书记慕泉欣说。
工艺美术大师崔宁被这段战斗故事和村民红色情怀所感染,创作出《青春祭》,满足了村民与英烈们照“全家福”的愿望。“拍摄当天,有一个90多岁老人走不动了,还非要坚持让孩子把他抬过去,这是我们老百姓多年来的心愿,这种‘血浓于水’的情感,是分割不开的。”慕泉欣说。恰逢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纪念日,这张带有百姓签名的“全家福”送到了北京,现收藏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也是为了进一步传承。从带有红色印记的种子种下那天起,红色基因就融入到了这两个小村庄的血脉,如今的常伦庄村和丰仪店村带着血脉里的红色基因,结合当地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实现了跨越式蝶变。常伦庄村被命名为“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走进村子,“常伦元素”随处映入眼帘,威风凛凛的雕像、活灵活现的壁画,仿若历史重现;而红色文化一条街,让战斗英雄的形象突破了平面局限,变得更加立体可感。
丰仪店战斗展览馆历时13天建成,展览馆里一幅幅生动的历史图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将人们带回到那个烽火年代。建馆四年来,己接待省内外参观学习者十几万人,馆内陈展内容受到参观者广泛赞誉,留下了深刻印象;“抗战学堂”积极开展抗战和国防知识教育活动,一年间培训了4.8万名青少年。现如今,这两个小村庄已然成为了声名远扬的红色旅游佳地。
红色文化扎根土壤。革命先烈们英勇无畏抛头颅洒热血,用身躯换来了家园和平,而如今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如同画笔,在家园的画卷上挥洒出壮丽的图景。王忠金说道:“任常伦是个抗日战争英雄,英雄永远不会过时,他拼刺刀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近年来,常伦庄村和丰仪店村通过不断挖掘红色资源,合理规划村内布局,整治村容村貌,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红色乡村旅游的道路。同时,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种植特色农产品,例如常伦庄的小米、大姜、草莓等经济作物。丰仪店村探索出了“光伏发电+松茸种植”搭配模式,实现了一份空间双收益。发展红色文化这条道路不仅给带来了“人潮”,更将革命精神深深烙印在游客的心中,宛如“双轮”,推动着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协同共进。
“长大我也要当兵,爷爷常对我说,只要我们还记着,他们就还活着。我要以任常伦为榜样,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龙口市新民学校少先队员张艺溹和记者说道。父辈口口相传的革命英雄,这些事迹和精神如燎原之火,在人心中燃起希望,影响了千千万万个人。同时又穿越了历史的长河,如甘霖一般润泽着下一代人的心田,持续向人们输送着奋进的力量,永不停息,永不腐朽。